大名鼎鼎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其实没啥用处

陈威说 2024-11-08 17:00:44

真正起作用的只有咸丰那一次。

所谓秘密立储,是康熙经历了九子夺嫡之痛,决定不立太子,将储君名字写在盒子里,挂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老皇帝死后,宰相和皇子们一起去取出盒子,名单上的人继位。

雍正继位,其实很多疑点,比如掌握禁军的隆科多其实已经投靠了他,那个盒子哪里来的都存疑。

乾隆继位,他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其他兄弟不是太小,就是太荒唐,要么就是干脆去世了。

嘉庆继位,那是乾隆还活着呢,自然也不存在秘密立储的必要,老皇帝亲自指定接班人。

道光皇帝,那是乾隆隔代指定的接班人,好圣孙,朝野都知道必然是他。

咸丰继位,确实是秘密立储很重要,因为鬼子六的存在,他一直是很有威胁的竞争对手。

咸丰之后的同治、光绪、宣统,不都是慈禧安排的么?

宣统之后,大清都亡了,更没必要了。

0 阅读:305

评论列表

木子李

木子李

4
2024-11-08 22:33

秘密立储的好处时百官不敢像九龙夺嫡时大规模站队,对百官来说谁当皇储这是皇帝家事。

陈威说

陈威说

欢迎走进陈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