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真的是无辜的背锅侠吗?# 近代史斜杠“清年”李鸿章:裱糊匠还是背锅侠? 李鸿章,这位晚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究竟是个勉力维持残局的裱糊匠,还是个无奈背锅的倒霉蛋?咱们今儿个就从李二先生同时代那些人的书信笔记档案记录里来找找答案,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人物素描。 先瞧瞧张之洞的书信,那字里行间对李鸿章的洋务举措可不怎么看好。说他搞的那些工厂企业,外表看着光鲜,实则内里问题多多,就像一个裱得花里胡哨的破房子,风一吹就摇摇欲坠。 再瞅瞅翁同龢的笔记,翁师傅对李鸿章那是诸多指责。甲午之战的失利,在翁同龢这儿,李鸿章成了头号罪人,仿佛这战败的大锅就该他一人来背。 还有那一堆档案记录,里面提到李鸿章在外交事务上的种种表现。一会儿跟洋人点头哈腰,签订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被骂作卖国贼;一会儿又在朝廷里费力周旋,试图为自己的主张争取支持,落得个两头不是人的下场。 光绪帝呢,对李鸿章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有些能力,能办些实事;恨的是他有时办事不力,让朝廷陷入尴尬境地。于是爱的时候大加赞扬褒奖,恨的时候,恨不能杀了这老小子,就是忘了这大清当家做主的究竟是李中堂还是自己呢? 恭亲王奕訢就相对较为理性多了,他曾评价李鸿章,认为少荃(李鸿章字)虽有一定的才干,在一些领域也有所建树,但在关键时刻,过于权衡个人得失,缺乏大局观和坚定的立场。而且在处理复杂的政治局势时,手段过于圆滑世故,难以真正担当起挽救国家危局的重任。 接替李鸿章任直隶总督的荣禄对李鸿章的看法则是,他在洋务上用力过猛,但成效不彰,徒有其表。且在政治斗争中,太过注重自身势力的培植,忽略了朝廷的整体利益。 据《清史稿》记载,慈禧太后也曾有言:“李鸿章办事,尚为得力,然亦多有掣肘之时。” 袁世凯也曾评价李鸿章,称他为“旧时代的能臣,却难应新时代之变”。 伊藤博文也曾评价李鸿章,认为他“有大才,然身处积弱之国,难以施展,实乃时运不济”。 李中堂的老师曾国藩曾言:“少荃(李鸿章字)才大心细,然当以稳重为要。” 左宗棠更是直说:“李鸿章于洋务,务虚多而务实少。”此言至为中肯! 要说李鸿章是裱糊匠吧,他确实试图给晚清那千疮百孔的局面糊上一层遮羞布,搞洋务、建海军,忙得不亦乐乎。可结果呢?这“纸糊的房子”一戳就破。 说他是背锅侠吧,也有那么几分道理。晚清那烂摊子,积重难返,不是他一人能扭转乾坤的。可当大清国每次到了一地鸡毛的时刻,那些丧权辱国的脏活儿,他又确实签了字、盖了章,反正你这手也脏了,那这锅想甩也就甩不掉了。 少荃啊少荃,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里,你左支右绌,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尴尬万分。裱糊匠没糊好,背锅侠又背得憋屈。这历史的舞台上,你可真是个充满矛盾与无奈的角色! 不知各位看官对此有何高见?是觉得李鸿章罪有应得,还是同情他的无奈处境呢?
#李鸿章真的是无辜的背锅侠吗?# 近代史斜杠“清年”李鸿章:裱糊匠还是背锅侠?
南北镇抚司品茶
2024-11-08 09:34:48
0
阅读:5
江渐月
中俄密约可是老李一手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