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反对样板戏?# 应该说有很多人比较反感样板戏!而他们之所以反感,是有其道理和根据的。 很多为“文革”大唱赞歌的人,最喜欢把“样板戏”作为金字招牌抬出来炫耀,说些什么经典、不可超越、江青的呕心沥血之作之类的肉麻话。 事实果真如他们所言吗? 大家只要认真听了我下面的一番话后,就知道他们的见识是多么的荒唐了! 说到“样板戏”,想来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基本都看过的。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十分匮乏的: 许多世界名著及我国文革前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都被当成了“封资修”的“毒草”进行了批判、封杀! 在电影方面,除了《地雷战》《地道战i》《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和一些充满“文革”元素的作品外,就只能看到少数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了——比如南斯拉夫的《桥》、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朝鲜的《鲜花盛开的村庄》、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等。 所以,看“样板戏”,成了当时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 我对“样板戏”的感觉和认识,有下面的一个变化过程: 初观样板戏时,感觉很新鲜、很精彩、充满了正能量——当时可谓一票难求。 但因多次、重复地看,就腻了!不但腻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提高、思想的逐渐成熟,便看出了“样板戏”的一些“毛病”: 因为“样板戏”遵循“主题先行”的创作原则,在人物塑造上,强调“三突出”(即在全部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对主要英雄人物的塑造采取“高大全i”的模式,所以使人物形象的塑造陷入了公式化、脸谱化的呆板形式。 另外,人物的很多语言、行为显得很做作,不真实,形成了不少艺术上的致命伤。 特别是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些作品过于强调“阶级斗争”,从而不能十分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如此等等。 当然,作为当时举全国文艺界之力精心打造的“样板戏”,在艺术上还是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的——比如在音乐形象、舞美的设计上;舞台布景的逼真、丰富上;唱腔、台词的精炼化;剧情的结构、展开的安排等方面都很有艺术水准。 但现在有很多人,却将这些艺术成就都归功于江青,这是非常不公允的。 确实,江青基本算是科班出身,其艺术素养也不算低。但哪个“样板戏”是她的主创?她只不过能以她的身份、地位可以调动有关资源支持“样板戏”的创作,并主导“样板戏”的方向罢了(再说“主题先行”、“三突出”和”高大全”不是她强调的吗?)。 当然,我们也不能抹煞她在一些具体的艺术方面对“样板戏”的贡献。但以此将主要乃至全部功劳记在她身上,那肯定是对真正的主创人员的极不尊重! 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进行思考: 虽然江青在艺术上的造诣不低,但她算得上当时最顶尖最权威的人吗?应该说,在戏剧方面比她有能耐的专家比比皆是。 试想一下:如果她只在上面对“样板戏”的创作大力支持,放手让真正的专家遵循艺术规律去搞创作,是否就能够避免那些“三突出”和“高大全”的弊端,从而使“样板戏”成为真正的经典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可以说,“样板戏”最大的错误: 就是首开了“主题先行”、“三突出”、“高大全、虚假、做作”的文艺创作模式的先河,并将文艺创作当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 这种不遵循艺术规律,不切实际的创作方法,对后来一段时期的文艺创作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无论是电影或小说等文艺形式,无不充满了“阶级斗争”;正面人物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完人”;做作、“假大空”的现象随处可见… 所以我认为: 只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这两出芭蕾舞剧,因其艺术形式的特殊性(主要由音乐、舞蹈、歌曲等构成),从而受到“主题先行”、“三突出”、“高大全”之类的影响较少,加上两剧的舞蹈、音乐、歌曲是那么的优美,故能称之为经典。 至于其它的“样板戏”嘛,除了一些精彩的“折子戏”——如“智斗”、“打虎上山”等外,看来就只能留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了。
#为什么有些人反对样板戏?# 应该说有很多人比较反感样板戏!而他们之所以反感,是
乐枫谈情
2024-10-26 08:58:1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