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席凿齿为人看《汉晋春秋》 对学术问题,自古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席凿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大家”,为当时的历史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今天,我站在质疑的角度来谈自己的看法,请诸位方家批评指正。 学过历史特别是对魏晋南北朝史有研究的同志都知道,永嘉之乱对中华民族的伤害特别是对北方百姓的伤害是巨大的。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从此逐步走向灭亡。 席凿齿作为襄阳人,退休后返回襄阳居住。此时,正值苻坚攻陷襄阳。他作为晋朝官员,吃晋朝的俸禄,穿晋朝衣服,对晋朝忠心耿耿。但当苻坚占领襄阳后,立即判若两人。“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曰:‘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获士裁一人有半耳。'俄以疾归襄阳”(《晋书,习凿齿传》)。根据这段历史记载,他与苻坚的一席对话,让苻坚“大悦之”。要不是他腿瘸,他就会马上当苻坚的官!这种行为在士人看来是最耻辱的。 历史曾对他评价说:“习氏、徐公俱云笔削,彰善毒恶,以为惩劝。夫蹈忠履正,贞士之心,背义图荣,君子不取。而彦成(指习凿齿)迹沦寇壤,逡巡于伪国。野民(徐广)运遭革命,流连于旧朝,行不违言,广得之矣”。(《晋书》列传第五十二“史臣曰”)。在古代,读书人最讲究“德”字,宁杀身成仁,也不见风使舵。《晋书》评价他“背义图荣,君子不取”。 如果历史上这样评价一个人,他写的《汉晋春秋》还能作为南阳和襄阳躬耕地之争的论据文献吗?他说的“亮家于南阳邓县,在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句话我们能信吗!
从席凿齿为人看《汉晋春秋》 对学术问题,自古倡导“百花齐放,百家
派侑看文
2024-09-23 20:22:48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