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多次地震的地理逻辑:“郯庐地震带”

易烟谈历史 2024-09-20 13:07:45
📻09月18日20时08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8度,东经117.60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中距肥东县16公里,合肥、南京等地震感明显,芜湖、扬州、杭州当地亦有震感反馈。这已经是2024年以来合肥的第四次地震。那么合肥频繁地震的地层地理逻辑是什么呢? 🇨🇳其实主要是合肥等地位于我国东部非常著名的大型走滑断裂带——郯庐断裂(郯城—庐江),在地形图上表现为线性延伸的狭长谷地。该断裂带南起长江,北至俄罗斯远东,仅在我国境内就延伸约2500公里,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相互平移、错动所致。保守估计,郯庐断裂的大规模平移活动至少始于白垩纪时期,距今已1.2亿年,期间累积的错动位移量达数百公里。该断层诱发的大地震不胜枚举,如历史上的: [一R]郯城大地震(8.5级)、 [二R]1969年渤海地震(7.4级)、 [三R]1975年海城地震(7.3级)等。 至今,它的东侧仍以每年几毫米的速度相对于西侧向北运动;按每年3毫米的速度估算,100万年之后,图中所示济南与蓬莱之间的距离可能会被增大数公里。 1⃣郯庐地震带的成因机制: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汇聚经历了3个阶段,即早期的水平走滑汇聚(72~65Ma)、初始碰撞[(45±5)Ma]和晚期的陆内汇聚[(30±5)Ma](王二七,2017),这个过程中碰撞挤压产生的地壳流同步挤出,华南板块平俯冲,发生塑性形变和褶皱,在上下地壳之间发生滑脱,上覆盖层产生薄皮构造并发生褶皱变形。被挤出的深部地壳流遇到相对刚性的华北板块的阻挡,在早期已有正断裂的合肥盆地东侧,也就是当前郯庐断裂的南端点区域继续向北东方向流动,带动上覆盖层向北东方向滑移。另一个方面,受到北东方向多个微板块向北东漂移产生的拉力的影响,郯庐断裂东侧地块发生走滑,这个受力机制简单地说就是南西推+北东拉。郯庐断裂活动主要是由南往北发展,由于存在北东方向的拉伸力,拉出一系列盆地,因此郯庐断裂南北位移量不一样,向北位移量加大。 2⃣值得注意的是: 郯庐断裂带不是胶东金矿形成的主控构造,郯庐断裂主要是一个改造断裂。胶东金矿形成于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碰撞造山后,所发生的沿中央造山带的伸展过程。

0 阅读:0

评论列表

西红柿炒鸡蛋

西红柿炒鸡蛋

2024-09-21 10:08

这条地震带把大别山都齐齐的断开。大别山余脉一直到张八岭(滁州)。

可爱思哈哈哈

可爱思哈哈哈

2024-09-21 10:26

临沂人现在在合肥上学,本来是担心合肥会地震,看完之后担心临沂了。。。小时候就一直听说临沂在地震带上

是会飞翔的翅膀

是会飞翔的翅膀

2024-09-21 11:30

还想了解这个在哪搜集书籍

易烟谈历史

易烟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