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士大夫,围观民国大佬们的“朋友圈”

航集说文学 2024-09-10 12:26:52
“在不确定的时代、不确定的世界面前,唯yi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家国天下情怀好求知求真的初心。” - 🔥从春秋战国开始,士大夫作为中国古代官 僚人文知识分子的统称,便是以精 英 社 会团 体而存在,东汉开始士大夫阶层作为政 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到了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士大夫阶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 🔥科 举制 度成为士大夫阶层安身立命的根本,晚清面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士大夫便是经历了春秋战国后第二次礼崩乐坏的时代。 - 🔥当旧秩序被打破,新秩序尚待建立,近代士大夫阶层们成为社会的游士,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们依旧充满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有为有守》,《尚书·洪范》曾写到︰“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 - 🔥走进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世界,从曾经的“士绅社会”向知识人社会的转型中,帮助我们一窥中国知识分子社会生活的真实样貌。 - 🔥在1895到1949年间,不仅世界发生了天 翻地 覆的变化,中国的教育也体系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我们看到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们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 🔥八位作者两代学人,以学校、报纸和结 社三个重要的公共空间,从学缘、地缘和血缘构成了复杂的人际交往网络,勾勒中国知识分子黄金时代的文化地理版图。 - 🔥无论是林徽因的“太太的会客厅”还是凌淑华“大小姐的书房”,参考西方沙龙形式的文化聚会开始兴起,成为北平的文人独 特的交往网络。 - 🔥群星闪耀的西南联大,在战争的特殊背景下,知识分子“泡茶馆”成为他们日常消遣,在留声机中的《蓝色多瑙河》与旧时茶馆的八仙桌和茶碗相碰撞,成为战火纷飞年代中唯yi的慰藉。 - 🔥胡适作为自 由知 识 分子的核心人物, 利用其强大的影响力,无论从教、办刊还是从事其他事业总能聚拢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在这里写时 政类文章,通过文人的“良知”达成他所构想的救国途径 - 🔥在大转型的时代,他们接受新式教育作为思想文化主体,他们承担着启 蒙 大 众的使命,新一代的启 蒙者们,面临着身份转型,又担负着家国天下的重担,走进他们的世界,理解近现代中国文化的源流

0 阅读:0

评论列表

辞露

辞露

2
2024-09-10 19:00

这书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