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初中要心态落地,先保习惯和基础
奔跑的静妞呐
2024-09-03 12:08:25
还没进初中呢,
周围妈妈的焦虑感扑面而来。
·
我赶紧找了一些“过来人”交流,
那些孩子已经上高中和大学的父母们,
回头看的经验更客观有效
·
大部分人给我的经验主要围绕一个点,
初一的主线任务是抓好习惯和基础。
·
一、做好时间安排,保证孩子睡眠和心态
·
用两周时间了解作业量,
和孩子商量好在学校完成20%。
尤其是一些简单作业,
为晚上争取休息时间。
·
写作业之前先回顾当天的知识,提高效率,
避免因为不熟悉知识点导致做作业的时间长,
容易产生挫败感,养成拖延的习惯。
作业过程设置计时器让孩子自己管理,
写的时候不打扰,
讲题的时候不拖延发泄情绪,
一天搞懂一个点,
剩下的留在错题本上慢慢吸收。
·
总体的格局就是,
不要贪多,
周一到周四尽量不安排其他,
我将孩子一直在学的“希望学”调到了周五,
周中保持作业复习,周末做知识的整理和补充
尽量保证孩子的睡眠。
·
二、不要盲目进补,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最重要
·
基础还可以的孩子,不建议一上来就找一对一,
这样喂饱的孩子很容易走不长远,
课外,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先从自主学习,
再到线上补差,实在跟不上的,才考虑线下甚至小班制。
原则就是从主动到被动。
·
比如我对儿子的预估,
文科类自己来,
弱项sx继续坚持线上,
像我们一直在上的“希望学”,教学教研都来自学而思,老师讲题思路很清晰,
他们家的线上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班型,
我不用担心质量或者难度不合适。
yy我们一直是线下,
今年改版难度加大,
让孩子先跟上节奏。
·
也需要逐步形成固定的学习习惯
我儿子这种中游浮躁娃儿,“希望学”的学习模式对他帮助很大,
按照预习-学习—做题—改错—班主任监督改错,
课内听完课外再闭环夯实一遍。
·
三、学习思路要清晰,有舍有得
·
每一科都要有个大体思路建立整体闭环。
理科要拿出大块的时间集中学,
文科利用琐碎时间积累着学。
·
思路清晰不要面面俱到,
对所谓的专家建议要有辨别,
倾向相信一线sir们的经验分享
毕竟实践出真知
·
像希望学的大拿“韬哥”的方法就给了我很多启发,
他就建议少刷题,只刷有用的题,
省去孩子很多时间。
比如讲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
说方程解决问题就是“积等于积”的问题,
一下子让儿子醍醐灌顶,
突然就开窍了。
·
我们要学会识别科学的建议,
抓大放小、化繁为简,
让孩子先在初一阶段立足、站稳,
才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