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上红楼研究,极偶然。说实话,当时我对南明史认知一片空白。虽然,我曾在施琅故里呆过几年,郑成功、李光地以及南明诸多宰辅是我老乡。之所以忽视南明,是因为觉得这点残余势力不值得关注。实际上,大学期间,深夜常在郑成功构建的炮台上与同学同谈阔论,甚至在图书馆借阅过故友写的《靖海纪事》。但就是不上心。 2014年,经过一处以华侨命名的公园时,忽然想起凤姐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休″,灵光乍现,这不是棒吗?从的繁体字,通假竖,组合成棒。于是想到秦良玉的白杆子兵。对北明崇祯时期的历史还算明白。这位史上唯一以军功封侯的女子,也正如凤姐哭向金陵事更哀,一恸而绝。 于回返家立刻检阅明末历史和南明史。下载顾城先生的南明史与《思文大纪》、《日知录》等。 读下来后大为震惊。红楼梦不仅写北明,还写南明和明郑。书中人物,在不同时期影射不同人物。这是什么鬼才? 我历经曲折,最后确定仅针对明郑。 当时有朋友在报社,到处碰壁求他发表。这老哥仗义,说我虽没看懂,但我相信你。如果不是特别重要,说实在他那报刊的层次,我从不在意。他尽量提供版面,也只发了二十左右篇。太感激这位老兄。当时跟他说,你天天给我留一块,对你们肯定有意义。可他给老婆面子才兼职打工,主不了意。 尔后不断将红楼真相零碎侧击在平台发布。收効甚微。 只怕烂在肚子里。 也许再过百年重新发现。 这十余年,不少朋友劝自费出书,一概拒绝。自费出版的够多了(朋友掏钱),这个不能光明正大出版,红楼研究,继续糊涂下去,让那些红学体制内的,继续过舒坦日子。
惹上红楼研究,极偶然。说实话,当时我对南明史认知一片空白。虽然,我曾在施琅故里呆
梦楼随笔
2024-08-30 23:38: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