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规则圆融有序
奔跑的静妞呐
2024-08-18 11:22:32
我曾经执着于用一些硬性的规则,
作为我教育孩子的标准,
不能违反、不能触碰,
一旦违背一定严厉惩罚。
·
站在套子里的人看不清自己的处境,
直到我在朋友家看到,
她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
当着我们的面惩罚孩子不准吃饭,
那个过份死板的样子,
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无论什么教育准则,方法,
都得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
圆融流畅地执行。
·
学习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
规矩和规则凌驾于一切,
对本来学习能力一般的孩子来说,
等于剥夺了他们的鲜活自主的权利。
一边想让孩子闯荡优秀,
一边在努力塑造习惯顺从的怯懦的孩子,
行为和目标背道而驰。
·
[火R][火R]用规则捆绑孩子,是家长无能无力的表现;
·
对规则顶礼膜拜的家长,
一定是对自己不够信任的,
想教育好孩子又担心自己能力不足、经验不够,
就只能借助规则来帮忙。
结果太过机械的要求,
孩子没被包容家长容易崩,
反而成为了亲子内耗的元凶。
·
[火R][火R]中游娃儿需要渐进地执行规则;
·
成绩上游的孩子一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捆绑,
差一点的家长就想把孩子带入这种规则里,
其实专注度和执行力都达不到,
总给孩子强调做不到的东西,
反而挫伤了自尊。
·
[打卡R][打卡R][打卡R]根据孩子的情况有序地调整规则,
今天要求写字不出田字格框,
做到两天之后要求横平竖直,
再坚持成习惯后再要求字形、笔锋。
·
大体意思是让要求慢慢提高,
在达标的过程中让娃儿感受到价值和收获。
·
[打卡R][打卡R][打卡R]规则在后,人性在前,学会圆融地执行
·
中游娃首先需要的是自己想要学习的动力,
因为知识都懂,
大部分是做不对,
找不到秩序感,
所以我们就不能再用过于死板的要求去量化。
·
先看孩子本身的情况,
注意力大概有多久,就在这个时间的基础上拉长一点;
口算正确率是多少,就在之前正确率的基础上要求多做对几道题;
背诵单词原来一天10个,现在调整成15个,
就是先尊重孩子本来的条件,
在本身基础上慢慢提高要求。
·
先有人,再在人的基础上建立规则,
规则才能被重视执行。
·
试想一下,
一个孩子的水平在八十分,
妈妈的要求是不到九十八不能吃饭,
每次挨罚,
每次都在拔苗助长,
让孩子面对自己到不了的高度越来越不自信。
又不引导方法,不拆解目标,
学习的过程就会越来越拧巴、迷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