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去东陵观看、拍照“园陵锁钥”匾,今天冯建明、张晓辉来看我。没容他们到我家喘口气,就由冯建明开着车去了东陵。到了“守陵人家”展馆,在张鹏翔先生的安排下,受到了该馆的热情接待。馆长郭建波一直帮忙,工作人员给找来椅子,郭建波给找来照明灯,帮助给我们照明。很顺利就拍照完了。
这块“园陵锁钥”匾为什么这么引起我的关注和兴趣呢?先讲讲匾的历史:康熙帝的景陵完工后,当年就将仁孝皇后、孝昭皇后葬入了地宫。随之各管理、保卫机构也都建了起来。景陵的礼部、八旗营房建在风水墙外的田野里,砌上高墙,四面建城楼,平地建起了一座新的城市,因此称为“新城”。
康熙二十七年孝庄皇后停灵暂安奉殿以后,虽不是陵寝,但一年的祭祀和安全保卫和陵寝一样,所以为暂安奉殿也建了内务府营房、礼部营房、八旗营房。因“新城”距暂安奉殿近,于是就将“新城”向南扩建,将暂安奉殿的三个营房建在了“新城”往南扩建的部分,展出扩建的部分称之为“南新城”,然后用统一的城墙把景陵和暂安奉殿的所有营房围起来,四面建有城楼。北城楼朝外(北)的匾上的字为“新城”二字。南城楼朝外(南)的匾上字为“南新城”三个字。北南城楼朝内(北)上的匾上字为“园陵锁钥”。南、北二座城门我都亲眼见,多次从门洞通过。文化大革命时将二城楼拆毁。
多年来,我总在寻找这三块匾,经过许多艰辛曲折,先后找到了“新城”“南新城”,但“园陵锁钥”匾却未找到。2022年2月5日,石小满打来电话,告诉我“园陵锁钥”匾找到了,并给我发来了他拍的照片。他说此匾在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联系了石小满、禅的行素(网名)、东陵乡乡长等,找博物馆负责人想购买此匾,都未谈成。
今年六月,在东陵上班的我的朋友张鹏翔先生通过他的朋友知道了这块匾的事。最后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本着"让文物回家"的情怀,同意割爱。张鹏祥自掏腰包,于2024年26日到北京将这块在外漂泊多年的石匾拉回了东陵,回到了家。现在陈列在裕陵妃园寝南马路对面的“守陵人家”展馆内,供大家观赏。张鹏翔先生这种热爱文物、热爱家乡的精神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