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生长激素缺乏容易胖

汉腾说健康 2024-07-05 21:30:33
[气球R]最近,一名小朋友因为矮小就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提示生长激素没有峰值,低于0.05ng/ml,诊断生长激素完全缺乏,基因检测进一步提示其GLI2基因突变导致的Culler-Jones 综合征,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临床特征为垂体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和/或多指。 [爆炸R]与大多数人想象不同的是这个小朋友不瘦,反而有点胖,腹部脂肪较多,面部也有婴儿肥,且生化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也是升高的。这些表现都符合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表现。 [气球R]生长激素在脂肪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能促进脂肪分解并影响脂肪分布。因此,生长激素缺乏时,皮下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会增多,而通过生长激素治疗后,腹部脂肪会相应减少。所以真的生长激素缺乏的小朋友是不瘦的,反而可能是微胖(但通常也不会达到肥胖标准)。对于这类小朋友,生长激素治疗会改善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这一现象在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尤为明显。 [气球R]此外,颅咽管瘤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因垂体受损导致生长激素完全缺乏,同样表现为皮下脂肪增多和体重增加。生长激素治疗同样能有效改善这种现象。 [气球R]再比如,Prader-Willi综合征病人使用生长激素对于减少肥胖、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脂肪重新分布等都有重要的作用。生长激素主要作用并非单纯促进身高增长,而是为了改善脂肪代谢。 [气球R]所以“矮胖”的第一层意思是:矮容易胖,生长激素缺乏不仅影响身高,还影响脂肪代谢,容易导致肥胖。 [气球R]“矮胖”的第二层是:胖容易矮。肥胖可以导致性早熟,导致孩子发育提前,骨骺提前闭合;但是,更多情况下,肥胖孩子在没有第二性征发育,骨龄已经超前。也就是说,肥胖即便没有导致性早熟,也很可能导致骨龄超前,最终导致孩子骨骺闭合提前,最终身材矮小。 [气球R]另外,这个小朋友GLI2基因也是一个对身高影响比较大的基因,其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意思就是父母一方有这个基因所生育的孩子中如果遗传到这个基因,在不干预的情况下就是矮胖型,而没有遗传到这个基因的孩子就是瘦高型,理论上各有50%的几率。所以这种家族中,同父异母但兄弟姐妹身高体型差异显著,投胎的运气非常地重要,可以说出生即决定身高。当然现在这种就可以进行遗传咨询,避免这种基因进一步传递。

0 阅读:0

评论列表

思雅

思雅

1
2024-07-06 00:46

刘医生,您好,我家小孩3岁8个月了,上幼儿园经常生病,然后查到腺样体肥大、鼻窦炎,然后身高、体重也没长,之前体重是超重的,可能在80%位,现在在平均水平,身高之前是中上,现在在25%位左右,感觉跟您说的这种类型很像,他不瘦但是偏矮,应该怎么干预呢,需要去查个骨龄吗?

用户6059211155

用户6059211155

1
2024-07-06 01:31

走过路过点个赞。官方说我图片和内容单一,但是我觉得我没有能力把这些内容拍成视频。我觉得我写的科普还行,都很实在啊

花空空

花空空

1
2024-07-06 01:46

那我可以肯定我家有两支的亲戚有这个遗传了,他们家特点就是体型矮胖,起码三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