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考:小年龄性早熟的诊疗

汉腾说健康 2024-06-01 19:12:40
今天外出学习肿瘤相关的性早熟知识。我手中目前也有几个错构瘤/肿瘤导致的性早熟案例。 [气球R]其中,最小的一个案例是在怀孕晚期就发现了颅内占位,出生后生长加速,睾丸和阴茎开始增大。出生后颅脑和垂体核磁检查提示垂体附近有错构瘤,进一步检查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从6个月起,孩子就开始接受GnRHa治疗。在治疗前,我邀请了国内顶尖专家进行会诊,就治疗方案和剂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并与家长进行了多次交流。目前治疗已经进行了半年,但家长对治疗时间的长短感到纠结。 [气球R]目前治疗时间最长的是一个1岁多因肾上腺肿瘤表现出性早熟症状的孩子。尽管切除了肿瘤,但中枢性性早熟的症状并未缓解,从3岁开始接受治疗。这个孩子在3岁时身高为115cm,但骨龄已经达到了11岁。在治疗前,我也建议家长咨询专家,一旦决定治疗,就要坚定不移。目前孩子已经8岁多,身高为140cm,但骨龄仍停留在11岁,没有进展。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也时常询问是否可以停药。 [气球R]有时我也在思考,这个治疗是否真的必要?跟大家分享1个今天学习的病例。 这个小朋友在4岁半时发现阴茎和睾丸增大,就诊时身高为110cm,骨龄为8岁。检查发现血中hcg升高,脑脊液升高更明显,怀疑肿瘤。然而,经过多次核磁共振甚至pet-CT检查,都未能发现肿瘤。基因检测也进行了,但未能找到明确的病因。家长最初积极配合各种检查,但医生怀疑的颅内生殖细胞瘤始终未能找到。医生建议进行诊断性化疗,但家长拒绝了。 在接下来的3年里,医生多次尝试与家长联系,但都被拒绝。家长认为孩子能吃能睡长得快,除了外生殖器发育与其他人不同外,并没有其他不适。因此,他们拒绝复查和随访。 大约3年后,当孩子7岁半时,家长突然给医生打来了电话。孩子出现了呕吐和抽搐的症状,发病前1个月已经出现了面瘫和眼睑闭合不能等神经系统症状。此时头颅MRI检查发现桥脑有肿瘤,最终手术治疗证实为生殖细胞瘤。由于肿瘤很大且位于重要神经旁边,无法完全切除。术后进行了多次化疗和放疗,但总体预后不佳。 很可惜,7岁半时孩子的身高为140cm,但骨龄已经达到了17岁,骨骺几乎完全闭合,后期也没有再长高。 对于这个小朋友来说,即使早期不进行治疗,如果能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检查,是不是结局会不一样?对于小年龄的性早熟患者来说,寻找性早熟的原因比治疗性早熟更重要。年龄越小意味着病理性的可能性越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