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一老板,开了一家15元管饱的自助餐馆,吃多少拿多少,剩下的就倒掉。结果一男顾客吃完后剩了三两多的菜,老板觉得太过浪费,将其拦下,谁曾想到,男顾客竟理直气壮地报警,还拍视频称其餐馆为黑店。 在辽宁,有一家主打15元自助餐的餐馆成为舆论焦点。日前,一名男顾客在用餐后剩余约3两食物,在准备走的时候,被老板以浪费食物为由拦下。双方争执不下。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餐馆,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南街,老板姓王,多年来一直提倡"光盘行动",反对浪费。15元的价格在当地算是非常实惠,因此颇受欢迎。 然而,这名男顾客的行为显然触怒了老板。据了解,男子在餐后打包了一大袋子剩菜,准备带走。老板见状,上前阻拦。 男子则认为,自己花钱买了餐,想吃多少是自己的权利,老板无权干涉。双方的争执很快引起了其他顾客的注意。有人拍下视频发到网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仔细观察后发现,男子手中的塑料袋里装的剩菜,远不止3两那么简单。 大部分网友似乎更倾向于支持老板。他们认为,在自助餐厅,适量取食是基本素养,餐厅方提醒顾客节约是无可厚非的。但也有声音指出,既然是自助餐,吃多少取多少是消费者的权利,店家不该强求。 餐饮浪费,向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一些人在餐桌上的铺张浪费现象日益突出。对此,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反食品浪费法》等,以遏制餐饮浪费之风。 一方面,餐厅可以在比较明显的地方放置的节约标语,提供不同规格的餐具,引导顾客适量取食;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提高节约意识,点菜时要考虑自身食量,不喜欢的菜品可以少取或不取,而不是囫囵吞枣后大量浪费。 此外,推行"光盘行动",鼓励顾客吃光盘中食物,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但这需要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引导来实现,而非强制。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从个人做起,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在餐桌上,要养成按需点餐的习惯,不要盲目追求"面子",点一大堆吃不完的菜。饭店提供的小份菜、半份菜等选择,也是在为节约提供便利。如果实在吃不完,打包带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杜绝食材的过度采购和囤积,根据实际需求来购买食材,避免变质浪费。在烹饪过程中,也要掌握好分量,不要做过多的食物而导致剩饭剩菜。 除了"舌尖上的浪费",生活中的其他浪费行为也需要引起重视。比如,衣物的过度消费、不必要的包装浪费、电器的长时间待机等,都是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它不仅有利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更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当前,我国正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全社会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学校开设节约教育课程,机关单位推行节约型办公,这些无一不是在为勤俭节约的风尚提供制度保障和文化土壤。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响应和参与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节约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 同时,我们还要主动宣传节约理念,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在朋友聚会、家庭聚餐时,我们可以倡导适量点餐、剩菜打包的理念;在网络社交平台,我们可以传播节约小妙招,分享节约的喜悦和成就感。 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也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一定能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让"舌尖上的浪费"成为历史,让节约型社会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营造一个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新风尚。让勤俭节约,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座右铭和人生信条,让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目标。 (信息来源:蓬勃新闻2024-06-27——男子称交15元吃自助餐剩3两,被老板以浪费食物为由拦下,怒斥店家“黑心” 双方闹到派出所)
辽宁一老板,开了一家15元管饱的自助餐馆,吃多少拿多少,剩下的就倒掉。结果一男顾
万物喵说
2024-06-28 15:19:47
0
阅读: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