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长辈定制一部回忆录,如何?】经常有朋友问我能不能帮忙给家里的老人整理编写回忆

香彤评过去 2024-06-07 13:16:10

【给长辈定制一部回忆录,如何?】

经常有朋友问我能不能帮忙给家里的老人整理编写回忆录。其实不是我不愿意帮忙,而是回忆录的整理和编写是一个很漫长且繁杂的过程,不仅需要对老人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多次反复的采访和确认细节。文本完成后,还需要家属去联系专业人士做排版、印刷,一来一回,没个一两年根本打不住,非常磨人,而且花费也很大,动辄就是要二三十万,不是一般家庭能负荷的。

可能有读者朋友会觉得,回忆录、传记是名人、企业家的专利,给普通人做回忆录,有可读性吗?美国作家劳拉·卡尔帕金曾经说过:“人们爱看回忆录,并不是好奇作者经历了什么,而是想在他人的故事中理出线索,寻找生活更多共同的真相。”我想,这句话也能够解答上文抛出的问题。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人会去读回忆录呢?首先,肯定是想要了解他生平事迹的人,可能是他的子孙后代,那他的故事会成为家族的传奇,成为后辈勇气的来源;也可能会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那他就能够从他的故事中隐约窥见自身的影子,从而在其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也可能是若干年后,研究某段历史的学者,从此他的回忆录便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注脚,供后世研读。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很多长辈都想要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回忆录?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自恋的体现,相反,我觉得是他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对过去心结的反刍,以及与外界沟通的尝试。年轻人心中有不适,大多能自我调节,但长辈心中有不适,多会深自压抑,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心病。很多时候我们遇见长辈言语无忌,行为模式古怪,往往会下意识疏远,久而久之,关系便逐渐淡了。为长辈做一套回忆录,从头站在他的角度去复盘一次他的人生轨迹,也许会对他有一个新的认识,有很多盘亘在你们之间的问题也就减淡了。

无所谓平凡或是传奇,细腻的感受和坦诚的表达,才是回忆录存在的意义。

人类用科技建设未来,新的技术也让很多我们过去觉得奢侈的物件走进千家万户,正如8、90年代天价的电脑、大哥大,如今也是人手一台日常消费品。所以我真心推荐我的朋友李铁的团队推出的“凡史记”回忆录写作服务。他们使用AI技术为50岁以上长者提供回忆录代写服务,长者只需要在家里跟工作人员聊聊天,一个月后就可以收到成品了。我看了下,套装不止有电子文稿,还有印刷精美的实体样书和书签、印章,无论是自己收藏翻阅或是放在书房作为摆设都很合适,价格也比在外面找团队代写低得多。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看看。

0 阅读:0
香彤评过去

香彤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