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天险”的燕云十六州,重要在哪里?
朱然评历史
2024-06-04 12:25:16
太行山北部、燕山、以及大兴安岭是我们认为的古代农耕、游牧以及渔猎的分水岭,那燕云十六州就处于这三条山脉的交汇处。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平原区和山地区,华北平原上的七州我们称为“山前七州”,而西部山区的九州,我们称其为“山后九州”。我们只需要知道山前七州的核心是“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而山后九州的核心是“云州”,也就是现在的大同就可以了。
北京为什么是古代华北平原的核心?北方的游牧跟渔猎都是马背上的民族,在古代没有火器出现的情况下,如果不需要翻越山脉,只要有一定组织能力,稍微强悍一点的骑兵都可以所向披靡。那如果北方骑兵拿下了燕云十六州的幽州,向南一个冲锋就可以干到开封城下,
大同为什么也是核心?因为大同北部的山口比较低,塞外的游牧骑兵很容易渗透进来,如果拿下了云州这个据点,往南可以沿山西境内的一连串盆地南下,渡过黄河就是关中。往东有两条非常关键的线路可以问鼎京师,一条是沿桑干河谷向武州、妫州一线挺进,攻破居庸关,就可顺利抵达京师。另一条是走大同东南方向的蔚州,然后经飞狐口进入华北平原后北上,也可以去往京师。
从这两个关键点上我们就能看出,以幽州为核心的“山前七州”,是华北平原上农耕文明触达的最北界,而以云州为核心的“山后九州”,则是对“山前七州”防御的很好补充,因为既然有山地,那肯定就有豁口,只要守住这些豁口,就可以保住华北平原的太平。如果守不住,最起码还可以依附“山前七州”的据点城市进行防守,战线拉得太长的游牧骑兵也不太敢在华北平原上待太久。那如果连“山前七州”都丢了,整个华北平原的横向宽度有2-3百公里,百万之众的兵力在几百公里宽度的平原战线上当救火员,是不现实的,最好的方案也就是守住一些据点城市,在城楼上看游牧骑兵在华北平原上来去如风。
再来说说进攻,北方的游牧骑兵进行对抗,最好的方式就是以骑兵对骑兵,但是南方政权缺少优良的马匹生产基地,但燕云十六州是有很多产马地的,这一地区靠近塞外,像张北草原、坝上草原都可以产马。北宋当时在西北地区也没有疆域,不然还可以在西北调良马过来。
为何朱元璋能实现?最主要的是明朝开始,已经开始将火药应用到武器之上。它们给步兵装备长枪,专门用来克制元朝的骑兵。当骑兵、步兵、火器兵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时,元朝的骑兵就只有逃跑的命运了。算明朝当时有了火器,还是在燕云十六州地区修筑了两道长城防线。
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就是燕云十六州的涿州起兵的。
0
阅读: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