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一是抗日名将孙立人和第二任夫人张晶英的一张合影,照片中的两人,怎么看都是郎才女貌,然而,因为女方无法生育,这对佳偶,最终不得不接受“三人行”——
在民国时期,尽管新思想已初现端倪,但古老的家庭价值观仍深植人心。特别是在传宗接代的问题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仍旧盘踞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孙立人与他的两位妻子张晶英和张美英的故事,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张晶英在得知自己无法生育的消息后,出于对传统家庭责任的深切认识,坚决主张为孙立人纳妾。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虽然在今天看来可能带有某种悲剧色彩,但在当时却是对家庭责任的一种极致体现。
在孙立人最初拒绝纳妾的情况下,张晶英甚至考虑出家为尼,最终在孙的同意下,她选择了留在家中,成为一名居士。
孙立人的妾室,张美英,原是一名家庭护士。她的到来,给孙家带来了四个子女,而她自己则始终保持着低调的态度,从不以孙夫人的身份公开亮相。
在需要孙夫人出席的场合,张美英总是恭敬地请张晶英代为出面,体现了她对原配夫人的尊重和对家庭和谐的维护。
孙立人后被蒋介石软禁在台湾长达33年,这期间张晶英和张美英两位女性一直不离不弃,共同照料着孙立人及其子女。
她们的悉心照顾和不断的安抚支持,是孙立人得以在软禁期间保持心理平衡、免于陷入绝望的重要因素。
相较于同时期也被软禁的张学良,孙立人显然更为幸运。他不仅有两位忠心耿耿的妻子的陪伴,还有儿女的慰藉,这种家庭的完整在他晚年的岁月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两位夫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们对孙立人的共同崇拜和敬仰。孙立人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杰出表现,使他在她们心中拥有了英雄的地位。
孙立人的军事才能尤其在缅甸战场上得到了充分展现,他率领部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这也是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将领的重要证明。
然而,正是因为孙立人的战功显赫,也使他成为了蒋介石的忌惮对象。蒋介石通过对孙立人的长期软禁,试图削弱其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下,孙立人几乎被迫从政治和军事生涯中隐退,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却始终未减。
1990年,孙立人被释放后,他曾收到大陆故友冰心的来信,邀请他回到祖国。这封信激起了孙立人强烈的乡愁和情感波动,但由于长期软禁对他身心造成的损害,他已无力回应这一渴望。
孙立人对冰心的回信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不久后,他便与世长辞。
孙立人的去世后,张晶英继续过着隐居和虔诚的生活,每天凌晨起床诵经念佛,希望为亡夫超度。她的生活方式和最终的含笑离世,都体现了她对孙立人以及他们共同生活的深切怀念和尊重。
孙立人一生的经历和他与两位妻子之间的深厚情感,是对"怎样的男人配享齐人之福"这一问题的生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