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岩石看,珠穆朗玛峰的前生今世!

易烟谈历史 2024-04-09 07:34:43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山峰是具有生命的。从岩石的形成与消失,到海拔的升高与降低,它们的生命转化为这个世界最大的永恒:“变化”的永恒。而当我们把时间线拉得足够长时,即便是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在它的一生中,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故事。 🇨🇳在阳光晴好的日子里,当珠峰从云雾缭绕中显露出身姿时,人们可以看到珠峰的上部有一层黄色的岩石。这是珠峰最具标志性的一层岩石,俗称黄带层。无论从哪个方向攀登珠峰的人,都可以在明媚的阳光下看到它。它分布在海拔8200米至8600米的高度。在它的上方,从大约8600米至峰顶,岩石转变为灰色的石灰岩。在它的下方,从8200米向下延伸至大约7050米左右,岩石变成明显更黑的变质岩。于是,以黄带层为标志,珠峰的7000米以上部分可以分成三层截然不同的岩石。1960年和1975年,中国珠峰科考队在登顶时沿途进行地质考察,将它们自上而下命名为[一R]“珠峰组”[二R]“黄带层”[三R]“北坳组”,并首次确认这三套地层最初都形成于古代海洋.黄带层(YB)上下,分别是基本未变质的珠峰组(QF),和明显变质的北坳组,底部的绒布组(RF)是更加古老的变质岩基底。珠峰剖面图,显示其主要由四套地层组成: 1⃣ 顶部第一层为近水平产出的下奥陶统灰岩地层. 2⃣ 第二层是著名的黄带层,是一套发育糜棱岩的韧性剪切带,具有层内流变特征; 3⃣ 黄带层之下的第三层为震旦系—寒武系的浅变质岩、沉积岩系等碎屑岩; 5⃣珠峰底部第四层主体为中元古界片岩、片麻岩等深变质结晶岩系。

0 阅读:0
易烟谈历史

易烟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