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大清官员陪同毛主席游玩天坛,突然毛主席问大清官员:“见过几次慈禧太后、她摆不摆架子。”大清官员的回答绝了。 在1949年9月的一个和风细雨的下午,天坛公园内游人稀少,绿草如茵,古树参天。张元济老先生,一位有着丰富经历的大清官员,正在陪同毛主席和其他几位要人游览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 毛主席步履轻松,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他环顾四周,感叹道:“天坛真是个好地方,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有自然的美景。” 张元济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赞同。他虽然年岁已高,但精神矍铄,对于这样的场合,他早已习以为常。 突然,毛主席转过头来,好奇地问道:“张元济老先生,你做过大清朝翰林,不知道你见过几次慈禧太后,她摆不摆架子啊?” 这个问题显然出乎张元济的意料,他微微一愣,随即笑着回答:“诸位可能有所不知,清朝的翰林大概就是现在的大学教授。您想想看,一个普通的教授,怎能随便见到不可一世的慈禧呢?” 听到这个回答,毛主席和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气氛一时变得轻松愉快。 随后,毛主席又转向另一位老者,陈叔通先生,问道:“陈翰林,您老人家到此有何感想啊?” 陈叔通沉思了一下,认真地说:“我和张老可以说是三朝元老,参拜过清朝的皇帝,见过袁世凯,也和蒋介石打过交道。但是从我个人感觉来说,他们这些最高统治者的身上,都有一种不可一世的傲气。唯有我们的毛主席,和我们没有一点距离!” 毛主席听后,立刻严肃地回应:“千万不要奉承我!陈老,我们都要警惕鲁迅先生说的捧杀哟。” 说完,毛主席大声提议:“我提议,大家在此合影。”随即,大家纷纷排好队,留下了一张历史性的合影。 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天坛公园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随行的摄影师迅速准备好了相机,所有人都按照指示站好位置,准备留下这一刻的纪念。张元济老先生和陈叔通先生站在毛主席的两侧,其他人员则分布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排列。 摄影师调整好焦距,然后大声数着“一、二、三”,随着他的声音,闪光灯闪烁,快门声响起,这一历史性的瞬间被永久定格。在这张合影中,毛主席的面带微笑,显得亲切而平易近人,张元济和陈叔通两位老者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其他人则神态各异,但都流露出对这一刻的珍视。 合影结束后,毛主席带领大家继续游览天坛。他们先后参观了祈年殿、回音壁和神乐署等著名景点,毛主席不时向大家介绍这些古迹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祈年殿前,他指着巍峨的殿堂说:“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地方,承载着无数祈愿和梦想。”大家听后都不由得肃然起敬,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由衷的敬畏。 随着天色渐晚,游览即将结束。毛主席站在天坛的高处,望着远方的北京城,深沉地说:“新中国即将成立,我们肩负着重建家园的责任。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大家听后都被深深感动,纷纷表示要将这份责任扛在肩上,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游览结束后,毛主席和大家告别,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天的经历,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更是一次历史的见证,一次心灵的洗礼。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了新中国即将到来的曙光,以及肩负的历史使命。而张元济和陈叔通两位老者,则更加坚定了他们对新时代的信心和期待。
1949年9月,大清官员陪同毛主席游玩天坛,突然毛主席问大清官员:“见过几次慈禧
诸葛利剑
2024-03-14 16:08:59
5
阅读:5893
陈峰
教授能比肩翰林?!清华北大的校长吧?[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钢枪
这张照片展现了主席自然而和谐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