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3日,值守庐山一线的国军将士,突然发现远处高坡上,好像有一个似人非

诸葛利剑 2024-03-05 18:33:09

1938年9月3日,值守庐山一线的国军将士,突然发现远处高坡上,好像有一个似人非人、似猴非猴的东西上蹿下跳,好像在跳舞。直到看到闪闪发光的日军头盔,才发现真是日军,国军老兵拿着三八大盖就上了阵,开始了狙杀。 1938年的初秋,庐山脚下,一片宁静。突然,这份宁静被远处高坡上一阵奇异的动作打破。国军将士们警惕地观察着,只见一个身影在阳光下忽隐忽现,其动作怪异,似乎在进行某种仪式。 经过仔细辨认,国军发现那并非是什么山中怪物,而是一名日军士兵。在阳光的照射下,其头盔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于是,国军老兵拿起手中的三八大盖步枪,准备进行狙击。 这名日军士兵,正是日军101师团101联队的联队长——饭冢国五郎。饭冢虽然战绩平平,但在日本法西斯的宣传下,被冠以“军神”的称号。他身材魁梧,脸庞上留着粗犷的大胡子,此刻正光着上身,在高坡上跳跃挥舞,完全不顾形象。 饭冢的这一行为,原是为了一位战地记者小悮行男而做。小悮欲将饭冢塑造为英雄形象,故特意选择了庐山这一地点进行拍摄。饭冢国五郎也乐于展示自己的“英勇”,以求在日本本土获得更多的赞誉。 国军160师的哨兵最初将其误认为山中动物,但很快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他们通过通信设备,将情报传达给了前线指挥官。指挥官使用望远镜确认后,立即下达了狙击命令。 此时,饭冢国五郎已经疲惫,开始与小悮行男闲聊。他们谈到了饭冢的前任指挥官加纳治雄的不幸遭遇,以及他对死后可能的命运的忧虑。这段对话,无意中为饭冢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就在这时,国军160师的狙击手,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已经将饭冢锁定在瞄准器中。饭冢转身的瞬间,老兵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两发子弹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饭冢倒地不起,与其前任一样,战死沙场。 在山岗上,随着饭冢国五郎的倒下,国军将士们的紧张情绪瞬间转化为了欢呼声。他们互相拍打着对方的背部,庆祝这个意外的胜利。这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战争的残酷,只沉浸在这短暂的喜悦之中。 老兵站在稍远的地方,他的眼神平静如水。他看着欢呼的同袍,却没有任何表情的变化。老兵缓缓地将三八大盖步枪的瞄准镜向下调整,再次检查了武器的安全装置。 随后,他轻轻地用布擦拭了一下步枪的枪管,这是他每次使用步枪后的习惯。他的动作细致而专注,仿佛这才是他真正的战斗。 完成了步枪的清理,老兵转身望向远方。山岚之中,敌我双方的前线依稀可辨。这片土地,已经被战火烙印,每一寸都充满了故事。 老兵开始缓缓向后方移动,他的步伐稳重而沉静。在他身后,国军将士们的欢呼声仍在继续,但在老兵的世界里,这一切仿佛都已远去。 他穿过临时搭建的防线,经过一排排沙包和障碍物。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仿佛承载着无数战友的记忆与希望。 当老兵回到自己的岗位时,他静静地坐下,重新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装备。他知道,战争还远未结束,每一次的胜利都只是暂时的。 太阳缓缓西沉,夕阳的余晖洒在老兵的身上,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在这一刻,他仿佛成了战场上的守望者,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次的挑战。 故事的结局,就是这样一个平静的傍晚。老兵并未参与到其他将士的庆祝之中,他选择了独自守护这片战场。对他来说,这场战斗只是无数战斗中的一场,胜利只是他职责中的一部分。而战争,还将继续。

0 阅读:126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