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月,冀豫游击支队第2团第1营营长肖永银,趁夜摸入日寇大杨庄村据点,“盗”出一门黑溜溜的大炮。几天后,就是因为丢失了这门大炮,日寇大队长选择了剖腹。一个其貌不扬的大炮,日寇为何如此重视? 在冀南的寒冷冬季,战事却未有丝毫的减弱。日寇在宁晋县的大杨庄据点内,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八路军关注的焦点。八路军第2团团长孔庆德,通过侦察得知敌军据点内有一门珍贵的大炮。这在资源匮乏的抗日战场上,无疑是一件宝贵的武器。 孔庆德心中早有打算,决定派出可靠的战士执行这一艰难的任务。肖永银,这位经验丰富的营长,成了最佳人选。他对这次行动抱有极大的兴趣,对能够夺取这门大炮充满了信心。 夜色降临,肖永银率领的特遣队在寒风中穿行,他们赤脚前进,以最小化噪音。他们的目标,是日寇的大杨庄据点,以及那门重要的大炮。 突击队员们在肖永银的带领下,成功潜入了据点。他们发现大炮周围的守卫惊人地少,只有两名日军士兵在沉睡中。肖永银和他的队员迅速将这两名士兵解决,避免了任何可能的警报。 然而,在将大炮转移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屋内还有更多的日军。为了阻止日军的追击,肖永银果断命令用煤油点燃了屋子,使得屋内的日军被大火吞噬,无法追出。 这次行动极为成功,八路军未发一枪,便拿下了一门重要的大炮,并消灭了一个小队的日军。这门大炮被安全转移到了抗日根据地,其价值不言而喻。 日军对于这门黑溜溜的大炮的失窃,反应异常激烈。此件大炮并非寻常,它直接关联到了日本皇室的荣耀。裕仁天皇御赐的物品,无疑是日军心中的至宝。消息一出,日军高层震怒,下令必须尽快找回这门大炮。 日军立即动用了大量兵力,在周边地区展开了地毯式搜寻。他们对冀南地区的村庄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彻底搜查,甚至不惜对村民进行恐吓和逼问,希望能够找到这门大炮的下落。日军的行动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极大恐慌,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与此同时,看守这门大炮的日军大队长,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知这门大炮的重要性,也明白失窃的严重后果。在日军内部,这种失责行为往往会被严厉处罚。大队长每日里焦虑不安,他派遣手下四处搜寻,同时也在思索着如何是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炮仍旧杳无音信。日军的搜寻行动似乎陷入了僵局。大队长身处绝境,他清楚自己无法承受这一失误所带来的后果。在日军的传统中,失去御赐之物是无法挽回的耻辱,这种耻辱不仅关乎个人,更是对日本皇室的不敬。 终于,在长时间的搜寻无果后,大队长做出了决定。在日本武士的传统中,切腹自尽是一种用以赎罪和保全荣誉的极端方式。大队长选择了这条道路,以此来对裕仁天皇表达最深的歉意,并为自己的失职赎罪。 大队长的自尽,在日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的行为虽然得到了一些人的理解,但也引发了对这种极端行为的反思。然而,这门被高度重视的大炮,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任何踪迹。 这起事件,最终以大队长的悲剧收场。这门大炮的失窃,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对日军士气和日本皇室威严的一次严重打击。而对于八路军而言,这门大炮的夺取,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胜利,他们成功地利用了敌人的宝贵资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增添了一份力量。
1939年1月,冀豫游击支队第2团第1营营长肖永银,趁夜摸入日寇大杨庄村据点,“
诸葛利剑
2024-03-05 18:33:09
0
阅读:1952
廮陶草民
原来肖永银司令员还在我们宁晋战斗过啊[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