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如果可以改变,当时最好的结局就是东北三十万军队就地抵抗,四十万中央

天曼聊历史 2023-09-28 06:21:49

“九一八”事变如果可以改变,当时最好的结局就是东北三十万军队就地抵抗,四十万中央军增援,可以说让日军的关东军有来无回,但假设终究是假设,在那个军阀林立的年代,张学良和蒋介石想的都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地盘,而与日本人拼上老本是不可能的。 其实关东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完全是一次巨大的冒险行动,以五万余人的兵力冲击拥有三百万兵力的中国,在外人看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况且当时的日本政府也完全没有战争的准备,甚至多次下命令让关东军停止行动。只是东北军的一再退让,让这次巨大的冒险变成了巨大的成功。 此后马占山将军组织的江桥抗战,成功拖住了日军三万余兵力,证明我中华也有热血战士敢于牺牲,再加上此后东北大地风起云涌的三十万抗联,我们却有能力驱逐日军,但当时全国分崩离析,政府高层无意抵抗,于是便发生了比“靖康之耻”还要耻辱的事情。

7 阅读:33667

评论列表

飞哥

飞哥

100
2023-09-29 16:21

历史证明不抵抗只会让敌人得寸进尺,贻害无穷,只有敢战才能止战!

月寒凌霜 回复 09-30 17:55
别他妈拿乌克兰卖国贼作死的战争跟我们的抗战比,美国人的走狗,装什么犊子

侠之大者 回复 月寒凌霜 11-19 07:02
更不要那中东的战争来对比,中国的抗战独一无二

用户10xxx96

用户10xxx96

90
2023-09-28 09:36

日本人在九一八前通过大量间谍活动,获得我国大量军事、地理、民众信息,已研判事情大致走向,炸死张作霖是全面侵华的第一步。

zzycalai 回复 10-21 20:48
任何军事行动从战术本身都不是多么巨大的冒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甚至是精密的科学计算,也就是说发动战争的人心里应该是胸有成竹的。只是从战略上和个人得失上讲才是巨大的冒险。就拿918来说,日本根本不是怕打输,而是忌惮于后期的事态发展。你说300万对5万,这本身就幼稚的不得了。

用户18xxx86 回复 10-04 13:06
九一八后就成了少壮派冒险而已,并不是日本内阁的方案。

用户68xxx05

用户68xxx05

70
2023-09-29 21:28

如果九一八,东北军能奋力抵抗,哪怕最终守不住,争取几个月的时间把物资、工厂迁移到关内,也为全面抗战积攒资本,也不至于八年抗战那么艰难呵

GTS 回复 09-30 14:22
你这才是现实的,一打仗日本从朝鲜调兵快,东北丢是丢,起码拖时间几个月小意思,能转移工业和人口。抗日肯定是得拖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才能赢,前面保存有生力量,拖住鬼子就算及格。当初真要是在沪宁地区大决战,一次性老本没了,或者徐州会战撤退失败,那真有亡国可能。

用户18xxx56 回复 10-05 17:29
又没说打的过,我不是支持楼主哪怕坚持几个月的说法吗?

我是你的束负

我是你的束负

55
2023-09-28 09:42

抗联哪来的三十万,最后打的就剩几千人退入苏联了,叛徒超级多,很多师级干部叛变

277026612 回复 10-20 14:02
别扯了,那是义勇军。。。两码事情

萌太郎多肉 回复 12-31 13:38
30万不是抗联,是张大帅留下的东北军。

用户14xxx95

用户14xxx95

28
2023-09-29 18:05

日本在1938年到1945年间钢的总产量达5019万吨。而在这8年时间中国钢产量累计只有4.5万吨。抗战艰辛可见一斑。

用户91xxx04 回复 10-21 19:38
那苏联到底是不是亚洲的

孤狼 回复 10-23 10:17
你是不是觉得你中小学就知道欧洲国家里有苏联,我说亚洲的时候包括上了苏联,你觉得我很无知?所以你才兴奋到这个程度?

道拐子

道拐子

28
2023-09-29 23:30

为何是31年不是27年或28年?因为29年东北军与苏俄一战被打得大败,让日军看到了东北军战力之弱。

用户48xxx70 回复 10-08 15:40
确实如此

maris

maris

25
2023-09-29 08:59

要不是为了保存实力,确实有不丢失东三省的机会,虽然从后面的发展看,三十万东北军应该打不过五万日军,但只要抵抗就有机会

i。 回复 10-25 08:08
就是不抵抗啊,哀其不争,柳条湖可以让小六子背锅,卢沟桥只能让表舅子背锅,当时要是能再找到几个背锅侠,彻底沦陷个屁的了。总指挥不打,还是心有芥蒂,怕刚投靠的人不是真心,所以在淞沪都添了灯油了,到最终逃到山城,德系美系精锐才出来。

波波 回复 12-16 01:23
扯淡呢31年的东北军凭啥和老蒋37年的嫡系比

用户12xxx98

用户12xxx98

21
2023-09-29 09:04

日本不打就是苏联打,没有日本插一脚苏联领土占半个地球。

bingbing 回复 09-30 11:44
日本当初建立满洲国,和德国瓜分苏联。然后日本对苏下手太快,被苏打怕了。转而南下全面入侵中国,德国被迫对中断绝关系

干翻鹅国佬

干翻鹅国佬

17
2023-09-29 13:27

当时蒋介石辞职总统,相当于南京政府群龙无首,你这口锅

i。 回复 10-25 08:10
所以才要败,要大败,输得一塌涂地,才能显示出没他不行,才能让所有人跪求他回归,这是儒家的手段。

折翅飞鲨 回复 i。 12-17 12:49
你顺序弄反了,是先败,后辞职。

你没剃胡子

你没剃胡子

14
2023-09-29 09:27

有他们的私心,才能成全伟人的公心!

未命名

未命名

14
2023-09-29 11:03

中东路事件小六子被苏联打怕了,直接再怕九一八被日本人按着打。

用户10xxx33 回复 10-02 22:25
一方面,中东路事件张学良被蒋介石坑了

折翅飞鲨 回复 用户10xxx33 12-17 12:54
中东路拿什么赖到老蒋身上?小张想斩俄立威失败了而已,他敢放老蒋的部队进东北?不走了怎么办?

张扬舞爪

张扬舞爪

14
2023-09-29 05:41

要是老蒋40万驰援东北,中国解放提前12年!

红 魔 回复 12-29 18:24
看看淞沪会战就知道了。老将支援东北也是输,老蒋以空间换时间拖住日本的策略还是对的。

用户11xxx40 回复 12-18 19:55
输是必然的,但能为中原争取时间和物资。看看淞沪会战,真打不过。

超级飞侠

超级飞侠

14
2023-09-29 14:25

红色根据地发展时间段

鲸鱼·大树

鲸鱼·大树

10
2023-10-15 01:19

当时东北军20万在关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防止老蒋打着抗日的旗号北上,抢东北军的屁股。

啤酒红烧肉

啤酒红烧肉

9
2023-09-30 09:15

你想的怪美类,70万军队就想挡住日本人?

川人川味 回复 10-24 14:32
广东会有90万正规军?!玩笑也不能这样开!!!

孤狼 回复 10-23 09:47
亏你是广东的!抗战牺牲最多的是四川,阵亡二十六万四千人,伤残十多万。你广东九十万出三千回?阵亡九十万的话,因伤残退役的起码会有二十万吧?广东官方数据,抗战期间广东军民直接伤亡三十多万,看清楚是军民和伤亡不是粤军阵亡数字!这数字,基本历史知识和军事常识都对不上号,偏偏很多广东人相信

致中和

致中和

8
2023-10-04 23:58

东北军如果当时全力出击,日军几万人能活?即使之后日本全面侵华,会那么艰难?

bbh 回复 12-04 21:18
当时东北军主力不在沈阳,而是入关平定石友三叛变了

儒生

儒生

8
2023-10-02 06:38

张作霖不死,就不会有日本侵华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7
2023-11-27 00:35

以战促和,不抵抗助长了日本鹰派的气焰和话语权

无言的结局

无言的结局

6
2023-09-30 13:58

事实上东北军只要稍微抵抗一下子,日本关东军立即全军覆没。

誓杀五虎 回复 09-30 22:07
你在说书的,平原地带打仗必输,江南水乡都打不过,

霓虹s

霓虹s

6
2023-10-11 18:43

你可能不知道,长城抗战30万国军,打不过3-4万日军,被迫签压何梅协定,

用户11xxx40

用户11xxx40

5
2023-12-18 20:05

淞沪会战,国军主力损失了多少,不要说,蒋介石保存实力,不抗日。

长青树

长青树

4
2023-10-08 19:06

商场如战场,我们现在的国内企业不是也是以争夺地盘为荣,好在有华为!!

用户13xxx13

用户13xxx13

4
2023-10-21 20:41

老将那40几万部队敢拉到北方打日本?一动老窝或给其它军阀端掉,东北军是第二大军阀,打日本没成立统一战线联合各路人马,没那家能打。

bbh 回复 12-04 21:20
就是真去了,日本直接登陆封锁山海关,直接拿下全中国了

开始看康

开始看康

3
2023-09-29 16:00

把蒋介石抓走了?

yangbo200088

yangbo200088

3
2023-09-30 18:53

那中国会更早建立,大概1946年,因为国民党不堪一击

深 蓝

深 蓝

3
2023-10-22 07:46

那时候军阀混战各自为政,都想保存实力,没有真爱国的。

小小咸鱼翻身

小小咸鱼翻身

2
2024-01-01 22:45

关东军那会是不是在帮老蒋打中原大战呢我记不清了

天曼聊历史

天曼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