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粮食出口好像又吵起来了。
首先印度的可耕地面积是超过我国的。要知道印度北部,由恒河和印度河冲击出来的两河平原一马平川,那才真叫“土地肥沃、易于耕种、地大物博”呢。
这两河平原,从西到东,被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占据,大家看看这三国人口数量,就明白这些土地多么能养育人口了。
这样肥沃的土地,但印度史上还是发生过多次大饥荒,最著名的一次是在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
我读过一些东印度公司员工的日记,他们乘船在恒河上游玩,两岸一望无际都是鸦片田。
英国人为了往中国销售鸦片,把加尔各答周边恒河平原上最肥沃的土地改成了罂粟种植,以一公司之力改变了印度上千年的耕种传统,后来导致印度发生了大饥荒。
现在印度的农村依然是小农型生产经济,虽然生产率低,成本高,但印人党政府一方面排除外国农产品输入印度,一方面还能出口粮食。
我个人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印度吃素的人还是很多。要么是宗教原因,要么是文化和习惯原因,日常食谱中很少有肉食。
同样养活一个人,素食的人所需要的粮食,比无肉不欢的人所需要的粮食,就要少得多了。
我觉得这才是印度近年来,虽然联合国每年都发报告指出按照国际标准,印度特别是比较穷的几个邦,存在普遍饥饿、存在儿童营养不良的前提下,还能出口粮食的原因。
一是耕地面积多、农业条件很好。
二是人均消耗也少。
三是食谱比较特殊。
由此产生了两个特殊之处。
一是胖子多。
虽然印度人靠着搭配豆类满足了蛋白质需求,但也会长期吃素也会同时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人一过三十就虚胖起来。
二是咖喱好吃。
为了把大量素食做得有滋味,印度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用香料调味的方法,形成了咖喱风味。
虽然印度人的本意是配来吃素,但其实咖喱配上牛羊肉才是真好吃。
我看着眼前的一碗喷香浓辣的beef masala,写下了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