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冠第二波已经开始,认识的人里有不少人中招,有的甚至症状还比较严重。新冠将会永远存在并在社会面上传播,而不同的是,现在国内的资源和条件,相对年初时要好的多。
减少新冠病毒影响最重要的手段是疫苗和药物,这里重点写一下。
国内现在已经有了更高效的疫苗,对于特定人群,如果尚未感染或者二阳,可以考虑接种。既往研究显示,对于一次阳康的保护效果,和一针mRNA疫苗相当,而国外基础免疫是直接打两针mRNA疫苗。考虑到国内上一针疫苗普遍距离感染时间较长,而且大多打的是效果弱一点的灭活疫苗,因此年初的阳康虽然能提供较好的保护,但可能没有到最理想的程度,猜测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多人二阳症状依然比较重(个人主观感觉)。
建议哪些人现在去打疫苗,这里没有hard rule,对于老年人或慢性基础疾病患者,从来没有阳性的人,以及上次疫苗接种时间较长(比如一年前)且当时打的是灭活或者其他“旧版”疫苗,只要当地允许,我个人认为都可以考虑再打加强针。国内现在有超过10种新冠疫苗,基于有限数据,我个人更看好的包括神州、丽珠、三叶草和康希诺的肌注等,这里有较大的个人私货的成分。
现在国内的新冠药物供给也比年初好得多。对于老年人或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在感染阳性后,强烈建议尽快口服新冠抗病毒药。目前的口服抗病毒药中,辉瑞的Paxlovid数据更加充分,可以大幅度降低轻症转重症风险,且有限研究显示有可能可以一定程度减少long COVID的治疗;其他抗新冠药物,包括先诺欣、民得维、乐睿灵和莫诺拉韦,要么数据有限,要么效果一般,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强烈不建议阿兹夫定,具体搜写过的文章。
新冠口服抗病毒药,一定在确诊后尽快服用,最晚不要超过出现症状后的第5天。很多人刚刚感染,觉得自己症状不重,不需要吃药,先观察看看。然而新冠口服抗病毒药很特殊,专门是给刚出现症状,情况还不严重的时候服用的,目的是大幅度降低转重症的可能性;对于症状发展到出现重症时,药物反而就基本无效了,永久性的错过了本可挽救的机会。国外Paxlovid使用率低,恐怕也和很多老百姓对药物使用时机和背后的原因有误解。老年人或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强烈建议第一时间果断用药。
另外,吃药之前需要先检测确诊,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抗原检测有一定的假阴性风险,抗原检测有一定的假阴性风险,抗原检测有一定的假阴性风险。重要的话说三遍!核酸检测是更准确的方法,不过小概率情况,核酸也可能出现假阴性。美国一般会做新冠、流感和RSV的同时检查,因为流感和RSV也是非常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且流感有不一样的治疗药物。
曾经写的新冠治疗的科普再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