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以色列强制驱逐三万巴勒斯坦人,国际人权组织指控涉嫌战争罪

当地时间11月20日(周四),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发布调查报告,指控以色列今年1月至2月在约旦河西岸北部开展的军事行

当地时间11月20日(周四),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发布调查报告,指控以色列今年1月至2月在约旦河西岸北部开展的军事行动中,强行驱逐3.2万名巴勒斯坦难民,相关行为或已构成战争罪与反人类罪。

该组织介绍,报告基于对31名流离失所巴勒斯坦人的实地采访,受访者均证实以军在驱逐前存在“闯入民宅、洗劫财物、强制审问”等行为。

据美联社证实,目前被驱逐的3.2万名巴勒斯坦人中,多数仍分散居住在亲友家中或临时租赁的公寓内,贫困群体被迫在公共建筑内寻求庇护,返乡时间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报告中还明确要求,对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以色列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约旦河西岸地区军事指挥官阿维·布卢特等高层官员展开调查,若查实责任需依法提起公诉,并呼吁国际社会对涉案以色列高层官员实施制裁。

报告显示,此次被指控的军事行动发生在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图勒凯尔姆、努尔沙姆斯和杰宁三座难民营,以色列在此实施了大规模人口驱逐,创下1967年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以来,当地规模最大的单次人口流离失所纪录。

人权观察通过卫星图像分析还确认,此次军事行动已造成三座难民营内超过850座住宅及公共建筑被摧毁或严重损毁。

以色列回应

以色列方面将报告中的军事行动命名为“铁墙行动”,辩称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袭击引发加沙战火后,西岸地区各方暴力事件激增,行动是为了铲除武装分子势力以维护安全。

以色列国防军还于周四(11月20日)回应称,突袭仍在持续,部队将在部分营地驻留长达一年,理由是“需要时间彻底清除武装网络”,并声称行动已使西岸袭击事件减少70%(未提供具体证据)。

对于行动中大量建筑被拆的问题,以军在声明中解释:“为在难民营内部开辟新通道,保障部队机动,需拆除部分建筑,这是稳定工作的必要环节。”

人权组织的指控

人权观察在报告中驳斥了以方说法,指出以色列当局从未解释为何必须通过驱逐难民营全体居民来实现军事目标,也未说明禁止巴勒斯坦人返乡的具体依据。

报告披露,部分重返家园的难民遭到以军开火驱逐,而以方至今未向流离失所者提供任何临时住所或人道主义援助。

人权观察资深难民与移民权利研究员纳迪亚·哈德曼表示:“全球目光聚焦加沙之际,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实施的行为已构成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清洗,必须受到全面调查和公正起诉。”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约旦河西岸的难民营多为密集型城市贫民窟,居住着数百万1948年以色列建国前后战争中流离失所者的后裔。

1948年的冲突中,约70万巴勒斯坦人(占当时当地人口多数)或被迫逃离、或被驱逐出如今的以色列境内,且被禁止返回,这起事件被巴勒斯坦人称为“纳克巴”(意为“大灾难”),成为巴以历史矛盾的核心节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