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遇到学生厕所抽烟,高情商学生四步处理

厕所里飘出的烟味、垃圾桶里的烟蒂、学生指尖的焦痕——校园里的“隐蔽抽烟”场景,是教师最棘手的教育难题。硬罚易引发逆反,纵

厕所里飘出的烟味、垃圾桶里的烟蒂、学生指尖的焦痕——校园里的“隐蔽抽烟”场景,是教师最棘手的教育难题。硬罚易引发逆反,纵容则害了学生,掌握“控场+溯源+引导+联动”的科学方法,既能守住教育底线,又能引发教师同行、家长的强烈共鸣。

1. 当场控场:不暴怒不羞辱,3句话稳局面

撞见学生抽烟的瞬间,教师的情绪是“定海神针”,切忌当众指责或体罚:

- 平静中止行为:走上前轻声说“把烟熄灭扔进垃圾桶,跟我来办公室”,语气坚定但不严厉,避免学生因羞耻而反抗;

- 保护隐私不扩散:不叫其他同学围观,不当场呵斥“你怎么敢抽烟”,单独带离现场,给学生留足体面;

- 先关心后询问:到办公室后递上一杯水,说“先喝点水,抽烟对嗓子和身体不好,老师不是要骂你,就是想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做”,用关心代替质问,瓦解学生的戒备心。

2. 溯源沟通:不贴标签,挖出抽烟背后的“真原因”

学生抽烟绝非单纯“学坏”,背后藏着“跟风合群”“缓解压力”“模仿成人”等隐情,沟通时要抓核心:

- 耐心倾听不打断:让学生自由表达“第一次抽烟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抽”“和谁一起抽”,哪怕理由幼稚,也不中途反驳;

- 共情化解抵触:用“我知道有些同学觉得抽烟很酷,或者想和朋友处好关系,其实老师小时候也有过好奇新鲜事物的想法”拉近距离;

- 直击危害不夸大:不说“抽烟会得重病”这类空洞的话,而是结合学生的关注点说“你现在正是长身高、练体能的年纪,抽烟会影响肺活量,跑步都比别人吃力;而且牙齿会变黄,长期下来还会有口臭,多影响形象呀”,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危害点触动他。

3. 正向引导:定目标给方法,帮学生“戒断”

批评不是目的,让学生主动戒烟才是核心,关键是给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案:

- 共同制定戒烟计划:和学生约定“先从每天少抽一支开始,一周后彻底不抽”,并让他写下“戒烟承诺书”,增强仪式感;

- 提供替代方案:告诉学生“想抽烟的时候,就嚼口香糖、吃颗糖,或者去操场跑两圈,把注意力转移开”;

- 建立监督机制:让学生选择信任的同学或班干部作为“监督伙伴”,同时约定“如果做到一周不抽烟,老师会在班级里公开表扬你,还会给你发一本你喜欢的书作为奖励”,用正向激励代替惩罚。

4. 家校联动:不告状不甩锅,让教育形成合力

学生戒烟需要家庭的配合,和家长沟通时要讲究方式,避免引发抵触:

- 客观反馈不夸大:不说“你家孩子在学校抽烟,太不像话了”,而是说“今天发现孩子有抽烟的行为,我已经和他聊过了,他也意识到了危害,想试着戒烟,想和你一起帮他”;

- 分析原因给建议:“孩子抽烟可能是出于好奇,也可能是想缓解学习压力,在家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多关注他的情绪,少指责多鼓励”;

- 约定共同监督:“咱们可以每天同步孩子的情况,你在家多留意他的行踪和随身物品。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教育的意义不是抓住错误不放,而是用耐心和智慧,帮他们走回正途。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老师和家长,让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