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鬼子进村”,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都是电视剧里演的样。锣鼓喧天,鸡飞狗跳,百姓们四处乱窜,然后八路军或者游击队从天而降,一顿突突突,鬼子就报销了,大快人心,可那都是假的,是编剧为了让你看得过瘾编出来的。真正的历史,远比那些神剧要沉重,要压抑。
真以为那时候打鬼子是闹着玩呢,可不是闹着玩啊,那是血淋淋的,用命换来的,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么轻松,那么耍酷,完全是两码事。
你看看1931年,小日本就开始搞事情了,先是占了东北,整个东北三省啊,多少资源,多少百姓,就这么被糟蹋了。

“鬼子进村”不是电视剧演的那样,敲锣打鼓,好像来送温暖,真鬼子来之前,早就有侦察兵摸清楚情况了,村里谁是当家的,谁家有钱,都打听得清清楚楚,然后呢,半夜三更,悄悄包围,天一亮,就开始动手,先是控制住要道,防止有人逃跑,然后挨家挨户搜,抢东西,抓人,烧房子,人体实验,细菌部队,那个惨状,没经历过的人根本想象不到,反抗的直接弄死,抓走的女人,那就更惨了。还有什么“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简直是丧尽天良,哪里是人,简直就是畜生。

空荡的街与无声的恐惧
照片里的村子,叫某某庄。你想象中的巷战,百姓的呼喊,完全没有。照片上,只有空荡荡的街道,泥土路,黄土坡上的窑洞,安安静静。安静得就像一座鬼村。
人呢?人都去哪了?答案很简单,一部分有门道的,提前拖家带口跑了,去外地逃难了。剩下跑不掉的,就死死锁住门窗,躲在家里,连大气都不敢喘。他们不知道推开门会面对什么,那种未知的恐惧,比直接面对刺刀更折磨人。
村里的路上,别说人了,连条狗,一只鸡都看不到。整个村庄,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时间都凝固了。只有侵略者的皮靴踩在黄土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一下,又一下,敲在每个躲藏起来的村民心上。

日光下的控制与掠夺
鬼子进村,不是来旅游的。他们进村后,第一件事就是全面控制。照片里,某当地的一家铁厂,直接被日军占了。厂子被改造成了军工厂,用着中国的资源,收买的汉奸特务流氓,中国的设备,生产枪炮,再反过来打中国人。这就是战争的逻辑,用你的东西,来灭掉你。
他们不光占你的工厂,还要断你的路。某某火车站,一个本来挺有古风的地方,被日本人牢牢控制住。照片上能看到,火车站周围拉起了一圈又一圈的铁丝网,像个大监狱。当地人想出个门,都要经过他们严格的盘查。你的家乡,从此成了牢笼。“他们不是来抢几只鸡,偷几袋米那么简单。他们是来占你的厂,断你的路,让你的铺子关门,彻底把你的一切都变成他们的。”

他们不光占你的工厂,还要断你的路。某某火车站,一个本来挺有古风的地方,被日本人牢牢控制住。照片上能看到,火车站周围拉起了一圈又一圈的铁丝网,像个大监狱。当地人想出个门,都要经过他们严格的盘查。你的家乡,从此成了牢笼。“他们不是来抢几只鸡,偷几袋米那么简单。他们是来占你的厂,断你的路,让你的铺子关门,彻底把你的一切都变成他们的。”
这种控制是全方位的,是系统性的。村里的路上,隔一段就有一个岗哨,端着枪的日本兵,眼神像鹰一样盯着来往的每一个角落。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这种感觉,就像被人用绳子勒住了脖子,慢慢收紧,直到你窒息。

虚假的“和谐”与刺眼的画面
照片里,还有一些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画面。一个日本兵坐在一个祠堂的台阶上,身边围着几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子。那个兵好像在给孩子们分发糖果或者食物。
“那张日本兵给小孩东西的照片,看着“温情”?别傻了,那是在炫耀。
更让人不安的是,村里的小学也被占了。学校门口,插着一面白色的旗子。这面白旗到底代表什么,投降?还是别的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连孩子读书的地方,都插上了侵略者的标记。
结尾:历史的天空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当鬼子再次进村了,你会拿起武器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