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阳谋:二桃杀三士!中国高铁从零起步,全靠白嫖赚尽世界高铁技术…
2024年底,中国高铁40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惊艳亮相,不只是速度上的提升,更意味着高铁赛道中国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对手。
可回望20年前,2004年,中国的铁路运输状况十分严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铁路出行的需求越来越高。
大家都盼着能有更快、更舒适、更高效的火车,可现当时国内的铁路运力严重不足,列车常常人满为患,晚点更是家常便饭,这极大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自主研发技术发展非常缓慢,难以达到预期,因此我国决定购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而后再进行发展。
2004年6月,铁道部启动时速200公里的铁路动车组项目招标,该项目计划采购140列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这可是当时世界高铁史上总数最多的一次采购。
而且中国还提出了一个大气恢宏的轨道交通计划,“四纵四横加三个城际”的客运系统,建设里程将达到史无前例的1.2万公里。
要是能够拿下这个大订单,和中国铁路深度合作,那一定挣得盆满钵满。
满足投标条件的只有4家公司:德国的西门子、法国的阿尔斯通、日本的川崎重工,还有加拿大的庞巴迪。
这四大全球铁路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想要啃一口肉。
可咱们铁道部的智囊团也不是吃素的,早已考虑的非常周到。
铁道部发表声明,纯外国企业和纯中国企业都不准投标,外国企业要进入市场,必须和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并完成相应的技术转让,而招标书明确接受合作的两家中国企业就是中国南车和北车。

实际上当时国内符合合作条件的公司一共有50多家,为什么铁道部只挑了其中两家呢?如果开放合作的企业多了,就会陷入粥多僧少的局面,会让我们陷入被动。
加拿大的庞巴迪早在多年前,就和中国企业成立了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设备有限公司,所以他们已经具有投标资格了,并不需要像西门子、阿尔斯通、川崎重工一样,为了争夺一个合作伙伴而进行艰苦的谈判。
所以现在就是西门子、阿尔斯通、川崎重工三家企业争夺两个合作名额,我们中国掌握了主动权。
咱们就是在打明牌,砸钱买技术,你们看着办。
即便知道这是个坑,可他们也忍不住往里面跳,因为诱惑太大了,全球市场就那么大,老美航空发达用不着高铁,欧洲面积小不需要多少高铁,至于非洲、南美贫富差距大,根本玩不起,剩下的只有中国这市场了。
就这样三家争夺两个桃子的游戏开始了,咱们只给了41天谈判,要求各方拿出真正的诚意。。
当时法国阿尔斯通,处境非常艰难。
尽管公司拥有 TGV 高铁这一成熟技术,但那时正深陷来自美国的天价诉讼泥沼,财务状况岌岌可危。
公司高层心里清楚,要是拿不下中国这个大单,资金链一旦断裂,等待他们的极有可能是破产重组的命运。
所以阿尔斯通和我们配合度非常高,他们说和南车、北车合作都行,他们不挑剔,只可惜他们技术路线和我们不符合,成了我们的备选项,价格也压得最低。
其实说穿了,铁道部就是利用阿尔斯通制衡日本和德国罢了。
也别说我们国家心黑,要是身份转换,我敢保证其他国家更黑!
日本川崎重工,主打和咱南车合作,他属于日本新干线的一员,实力也算不错,但太抠门了,只愿意共享200公里的技术,其他的都不愿意共享,谈判陷入了僵局中。
不过铁道部也知道,日本川崎重工只是打肿脸充胖子罢了,他们的日子比起法国阿尔斯通也好不到哪里去。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高速铁路的国家,有三家高铁企业合称日本新干线铁三角,分别是日本川崎、日本日向、日本日立。
而川崎重工在日本被另外两家企业压得抬不起头来,公司处境岌岌可危,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中国需要的时速200公里的的高铁技术,对于川崎重工来说,不过是二类技术储备。
川崎重工早已突破时速300公里的技术壁垒,却只拿出200公里的技术,还有个深层次原因。
2001年,日本首相参拜了靖国神社,国内反日情绪高涨,甚至出现了对日本产品的抵制。
于此同时,日本小鬼子们还闹脾气,来了波反华情绪,新干线运营商和车辆制造商都反对向中国大陆转让时速300公里的技术,只愿意转让时速200公里的技术。
这一切都被铁道部看在眼里,万般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分分钟拿捏日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