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药物性肝损伤或会“悄悄找上你”?提醒:出现这3种情况要警惕

周二傍晚,张姐刚把孩子送进辅导班,就捂着肚子坐在路边的长椅上 —— 她这两天牙疼得厉害,又赶上孩子期中考试没时间去医院,

周二傍晚,张姐刚把孩子送进辅导班,就捂着肚子坐在路边的长椅上 —— 她这两天牙疼得厉害,又赶上孩子期中考试没时间去医院,就从抽屉里翻出去年牙疼时剩的止痛药,每天加量吃了三天。

这时,同小区的李阿姨路过,看到她脸色不好就问:“张姐,你这是咋了?脸怎么这么黄?” 张姐摆摆手:“可能是没休息好,牙疼吃了点药,忍忍就过去了。” 可李阿姨却皱起眉:“我闺女是护士,说好多人乱吃药把肝吃坏了,你可别不当回事!”

张姐心里一紧,第二天一早就去医院挂了消化科的号。接诊的刘医生听完她的情况,先让她查了肝功能,然后耐心解释:“咱们的肝脏就像‘人体排毒站’,吃进去的药大多要靠它处理。要是吃药方式不对,比如自己加量、混着吃,肝脏扛不住就可能受伤,这就是药物性肝损伤。它早期没什么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当成别的毛病,所以得学会认‘信号’。”

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张姐的肝功能指标有点偏高,好在不算严重。刘医生结合她的情况,特意提醒:出现这 3 种情况,一定要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第一种情况是总觉得累,休息也缓不过来。刘医生说:“肝脏不光排毒,还负责帮身体储存能量、合成营养。要是它受了伤,这些工作就会‘掉链子’。你可能会觉得没精神,哪怕睡够 8 小时,起来还是累,连买菜、做饭都觉得费劲。很多人以为是工作忙、带孩子累的,其实可能是肝脏在‘求救’。”

第二种情况是皮肤、眼睛发黄,尿色变深。“咱们身体里有一种叫胆红素的东西,平时全靠肝脏处理掉。要是肝脏伤了,胆红素排不出去,就会堆在身体里。你会发现脸、脖子、手背的皮肤慢慢变黄,不是晒黑的那种,是淡淡的黄色;眼睛里的白眼珠也会发黄,不是熬夜熬的红,是明显的‘小黄眼’;连尿的颜色也会变深,像泡浓了的茶水一样。出现这种情况,别犹豫,赶紧来查肝功能。”

第三种情况是肚子右上腹隐隐疼,还没胃口。刘医生指着张姐的肚子说:“肝脏就在咱们肚子的右上边,大概在肋骨下面一点的位置。要是这里总觉得隐隐作痛,有时候是胀胀的疼,有时候是轻微的刺痛,而且吃饭没胃口,看到红烧肉、炸鸡这些油腻的东西还想吐,可能就是肝脏出问题了。不少人会当成胃疼,自己吃点胃药,反而会耽误检查。”

除了认 “信号”,刘医生还提醒张姐,很多常见药都可能伤肝,别不当回事。比如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很多复方感冒药里都有这个成分),要是一次吃两片,又同时吃另一种感冒药,很容易过。还有长期吃的止痛药,比如关节疼、头疼时吃的,没医生指导也容易伤肝;甚至一些宣称 “能养生、治风湿” 的保健品,成分不明,也可能给肝脏添负担。

最后,刘医生给了几个实用建议:第一,不管是感冒药、止痛药,还是保健品,先问医生或药师,别自己随便买、随便加量;第二,吃药前看说明书,注意有没有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的提示;第三,要是吃了药后出现上面说的 3 种情况,别拖着,赶紧去医院;第四,长期吃药的人,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最好每半年查一次肝功能,早发现早处理。

张姐听完恍然大悟,赶紧把家里的药箱翻了一遍,把过期的、没说明书的药全扔了。她笑着说:“以前觉得吃药是小事,现在才知道,乱吃药会伤肝,以后可不敢马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