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通过东楼的失误,看汉章帝到底有没有写过《千字文》?

通过东楼的失误,看汉章帝到底有没有写过《千字文》?最近东楼发了一个关于简体字“汉”这个字的视频,然后被另外一位博主锤了。

通过东楼的失误,看汉章帝到底有没有写过《千字文》?

最近东楼发了一个关于简体字“汉”这个字的视频,然后被另外一位博主锤了。

汉章帝和千字文

东楼说的肯定错了,但是锤他的这位博主也不能说一定就是完全对的,所以楼子,赶紧V我50,我尝试一下帮你强行挽尊!

首先,东楼说的那个所谓的“汉”字,那确实错了,那是“摄职从政”的“政”,这个如果你看过千字文的话应该不会出错。

“摄职从政”的“政”

其次,锤东楼的博主说的也不完全对。今天所见的《千字文》,确实是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才有的,但《千字文》本来就是一个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

啥意思呢,四大名著知道吧?

你像西游记,宋元时期话本、杂剧、民间传说,或多或少都有个别西游记的片段或者故事,元朝更有了西游集大成者,《西游记》杂剧。

《西游记》杂剧

因此,到了明朝,才有了西游记故事的汇总以及重新创作,最后才有了今天辉煌的文学瑰宝《西游记》。用我们上期人民史观的说法,这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

而《千字文》也是一样,《千字文》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根据唐代李绰的《尚书故实》记载:“《千字文》,梁周兴嗣编次,而有王右军书者,人皆不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古文引用!)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

虽然《千字文》诞生于南梁时期,但是它是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总结出来的,注意,是书法作品,不是文学作品。既然是书法作品,那肯定很多不是王羲之原创的,王羲之也是以别人的文学作品来进行的书法创作。

梁武帝

而周兴嗣能一整夜就把杂乱无序而不重复的一千个字,排列成涵盖天文史地、飞禽走兽、农业知识、道德规范、成语谚语等内容的有韵脚的韵文,这难度其实比自己重新写一篇还要难,但是他一夜就完成了,你不觉得太神了吗?

事实上,在周兴嗣之前,还存在萧子范的《千字文》。也就是说,《千字文》这种启蒙读物可能很早就有那么个原始版本,历代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或者就是以此格式进行完全不一样的重新创作。王羲之以此创作过书法作品,萧子范以此创作过萧版的《千字文》。

王羲之

而在王羲之之前的东汉,也存在与后世《千字文》有关的最早的作品,就是汉章帝的《辰宿帖》。

《辰宿帖》,也叫《汉章帝习字帖》,它与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部分文字对应,但也没有完整呈现后者的全文。其文字可能源自更早的《千字文》雏形,而非直接抄录周兴嗣版本。

而且帖中章草风格与汉章帝时代书法特征吻合,并无确凿证据证明为伪作。

因此,并不是历来都认为是伪作,而是存在争议。

很大的可能,就是周兴嗣吹牛了,那一千个王羲之的书法拓片,可能有一大部分字句,直接来自于原始《千字文》,并非完全杂乱无序的。就像秦始皇修长城一样,修筑部分墙体,把原先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衔接起来,变成了新的长城。

《辰宿帖》

周兴嗣大概率也是这么做的,否则我不相信一整夜,他能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

而如果存在原始《千字文》,那么汉章帝确实不需要时光机,他不需要穿越到后世来窥探后世《千字文》,反而是后世的《千字文》,继承了原始的《千字文》。

所以,楼子,我只能做个推测,试图挽尊一下汉章帝可能真的练习了原始《千字文》,但对于摄职从政这个“政”字,我也是无能为力啊!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