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贵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剿匪运动,大多土匪被击溃,匪首成擒,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然而,却有一名女匪首隐匿了起来,成为了一颗有可能造成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威胁的隐患“炸弹”……

1949年11月,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奉上级的命令,解放了贵阳。在“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嘹亮歌声中,战士们开进了城内。
随后,第五兵团政委苏振华被任命为贵州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兼省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此时的贵州,已经被国民党折腾的千疮百孔,百业凋零。
在20多万人的贵阳,聚集着8000余名国民党散兵游勇、5000多名乞丐、800余名无业游民、2500多名妓 女、1800多名流浪儿童,制毒、贩毒人员近千名还有大量的吸毒者。
加之国民党在贵州的反共宣传和长期思想封锁,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得非常少,给接管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

因此,顺利接管贵州,成为了摆在苏振华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难题。
在困难面前,久经考验的苏振华没有退缩,而是按照中央的接管政策,制定了工作原则,仅仅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就成功完成了接管工作,受到了中央的表扬。
然而,顺利接管贵州后,也不是说就万事大吉了。那些国民党遗留下来的残余武装和土匪,不断地制造事端,给人民群众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1950年3月,贵州全省发生了大规模的土匪叛乱。
当时,几十万匪徒和国民党的残余武装攻打城镇,到处残害人民群众和政府干部。在最为嚣张的时候,土匪们攻占了30多个边远县城,事态非常严重。

那时候,面对如此嚣张的土匪和国民党残余武装干下的残暴之事,有些同志非常害怕,到处弥漫着着急和慌张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贵州军民剿灭国民党残余和土匪武装,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看到同志们如此恐惧,苏振华大声说:“你们怕什么?人民是站在革命一边的,土匪翻不了天!”
苏振华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面对土匪的暴行,苏振华当即发出指示,成立了贵阳警备司令部,对贵阳的社会治安进行整顿,维护秩序。
此外,苏振华还将捕捉带的土匪头子进行了公审,并将罪大恶极的匪首们执行了死刑。

之后,苏振华又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剿匪运动,效果十分明显,对盘踞在贵州的各路土匪,产生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对此,贵州群众非常高兴,信心十足,对剿匪工作十分支持,一旦发现有土匪或国民党的残余人员,就会找到当地政府进行举报。
后来,在群众的检举揭发下,一个隐匿起来的苗族女匪首被剿匪部队抓住。
然而,在如何处理这个女匪首的问题上,却是出现了两种主张。其一为杀掉,其二为放掉。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后,大家决定按照群众的意见,将这个女匪首执行枪决。

很快,枪决女匪首的文件,被报到了贵州省委。看到文件后,苏振华皱起了眉头,提出将这名女匪首放掉,说:“这个女匪首还不能算罪大恶极分子,放了她,可以感化一些人放下武器,有利于我们的剿匪。”
然而,在听说政府要将女匪首放掉后,当地群众担心放虎归山,后患无穷,纷纷请求杀掉这个女匪首。
对此,苏振华觉得必须要亲自走到群众中间去进行说服,以便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苏振华亲自前往当地的村寨中,做干部群众的工作,对他们说:
“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我们是毛主席的部队,比诸葛亮高明得多,有信心把她改造过来。”
后来,得知苏振华做得这些事情时,女匪首十分感动,说:“共产党没有杀我,是我的恩人,我要将功赎罪。”

女匪首没有食言,亲自来到大山里,对尚在山里顽抗的土匪进行现身说法,告诉他们:“放下武器,争取人民政府的宽大。”
听了女匪首的话,那些土匪觉得共产党说话算数,便陆续走出大山,到人民政府自首。
通过释放这个女匪首,苏振华争取了不少土匪回头是岸,促进了贵州省剿匪工作的进程。
当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贵州全省消灭了37万多土匪,缴获了各种枪支17万多支,为贵州人民早日安居乐业,作出了贡献。
苏振华在贵州的工作,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认可,连毛主席都称赞道:“很不错,不简单!”

1954年4月,苏振华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贵州,开始为新中国的海军建设服务。
在苏振华离开的这一年,贵州省不仅摆脱了需要靠外省吃凉的历史,还向外调粮4.3亿斤,在工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堪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