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同学都会用AI辅助写论文,但写出来的文本又都带有一股AI味。为了顺利通过学校的AIGC检查,那么,AI辅助的毕业论文该如何降AI率列?
一、内容审核与批判
AI只是一个信息整合的搬运工,生成的观点或文献有时候还不一定真实可靠,还缺乏批判性思维和明确的研究导向,所以,降AI率的第一步就是要对你的论文进行验证与灵魂注入。
观点与文献验证:AI生成的任何观点、数据、案例、文献必须溯源求真,任何一点对不上的都要弃用。
明确章节目标:确定每个章节的核心目标,如文献综述是为了引出研究空白,研究方法是为了证明方案的可行性。
注入批判性思维:对AI生成的观点或文献,加入自己的评价,如xxx的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但其样本量较小,结论的普适性有待商榷。
二、结构逻辑重构
人写的作的结构是多变的、逻辑是立体和有侧重的,而AI总喜欢用总-分-总结构,生成的逻辑又都是平铺直叙,每个论点还平均用力。
段落结构重组:针对每个章节都问自己:这章说明了什么问题?对整体论证的贡献是什么?如果是无助于推进整体论证,那就需要考虑删减或重组了。每一章节或段落都要有中心思想,在开头或结尾用一句话清晰地描述,不要把它埋没在漫长的论述中间。
合并与拆分段落:确保每一段都有一个主题句,所有句子都要围绕其展开。避免过长的段落和七零八落的短段落,用两到三句的小段落过渡、结论或需要特别强调的内容。
建立论证重心:在分论点中,选出1至2个核心论点作为你论证的支柱并进行详细阐述,其它的辅助论点简要概括即可,形成有重有轻、详略得当。
改变叙述视角:AI喜欢用本研究、该领域……等,可以再适当的地方(尤其是在研究方法和结论部分),可以使用本文、笔者等。如:将通过分析数据得出了结论改为笔者通过对以下三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
强化因果与转折:替代AI常用的首先、然后,使用究其原因、其内在机理在于、必须指出的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等,这些连接词能强化因果和转折关系,让论证更有层次。
三、句式改造
主被动语态混合使用:避免通篇使用主动句,在描述实验过程或客观事实时,可灵活采用被动语态。
长短句有机结合:在描述复杂概念的时候,可适当使用长句保证严谨性。在强调关键结论时,尽量使用短句来增强力度。避免句式结构的单调重复。
学术口语化转换:将口语化的词汇,替换成你学科领域的专业术语,增强专业性。
同义词替换:使用反向词典,把AI常用的词汇换成同义词或近义词。
四、注入个人案例与表达
注入细节与案例:为核心论点配备具体的支撑材料。可以是详细的数据、具体的案例、研究过程中的实际反思、课堂讨论的启发,或对结论适用边界的讨论。
研究选择与考量:在研究方法部分,不仅要写做了些什么,还要写为什么要这么做,说明你选择的考量。
坦诚局限性:可以坦诚的说明研究的局限性,比如:尽管本研究力求严谨,但受限于时间与资源,其样本仅来源于……,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取样范围。这些带有主观思考的表述,是AI生成不了的。
加入连接词和评价:在句子之间或段落结尾,加入你的简短评述。
五、深度润色与锚定
统一学术语气:修改完成后通读全文,检查语言的正式程度、学术口吻是否保持一致,避免在不同章节出现文风割裂的情况。
强化内容的关联:在修改AI生成的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呼应自写内容中的观点,使论文融为一体。
听觉审阅:检查时屏幕看久了,就用文本朗读的功能,闭目养神仔细去听,对听起来不自然的地方再去修改。
六、借助专业降AI率工具
如果你还需要其它帮助,推荐使用早降重系统,帮你一键降AI率!

早降重辅助工具,支持中、英文降重复率+降AIGC率。与普通的降重辅助工具不同,早降重可根据论文写作方式和阶段的不同,提供3种上传方式降重(文档、文本、AIGC检查报告),智能降重后的结果[对照版]可以在线与原文同屏对比,还能在线免费手动润色微调(同样提供句子修改建议和同义词参考库),极大提升了修改效果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