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实验猴上演现实版“大逃亡”:一只在逃,其余被射杀,各方说法矛盾重重

一辆卡车的侧翻,让几只恒河猴的命运和一场公共安全警报,交织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州际公路旁。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一辆卡车的侧翻,让几只恒河猴的命运和一场公共安全警报,交织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州际公路旁。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8日,美国密西西比州59号州际公路发生一起特殊的交通事故:一辆运送实验用猴子的卡车侧翻,导致数只恒河猴逃脱。

当地警方如临大敌,迅速采取行动。最终,除一只猴子仍在逃外,其余逃脱的猴子均被射杀处理。

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但细节扑朔迷离。警方警告这些猴子“具有攻击性”且可能携带病毒,而猴子来源机构杜兰大学则急忙澄清它们“不具有传染性”。

01 车祸现场:实验猴的生死逃亡

事故发生在密西西比州59号州际公路海德堡附近的路段。一辆来自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卡车发生侧翻,车上运载的猴子借此机会挣脱牢笼。

现场一片混乱,装载猴子的木箱散落一地,有些已经破损。

当地警方接到报案后迅速抵达现场,随即展开对逃跑猴子的搜捕工作。

Jasper县警长办公室通过Facebook更新进展,确认所有逃脱的猴子中只有一只仍未找到,其余均已被“销毁”。

02 信息迷雾:数量与说法的矛盾

关于这起事件的具体细节,官方信息存在多处矛盾。警方未公布卡车上原本装载的猴子总数,也不清楚具体有多少只被射杀。

有媒体援引警方消息称,卡车当时共运载21只猴子,前往佛罗里达州的一处测试设施,其中6只逃脱,5只被射杀。

恒河猴作为全球医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动物之一,体重通常在7.7公斤左右。但也有警方报告描述这些猴子重约18公斤,并强调其对人类有攻击性。

03 安全争议:病毒携带与否的罗生门

关于这些猴子是否携带病毒,各方说法不一,引发公众担忧。

当地警方最初声明称,这些猴子可能携带包括疱疹在内的疾病,随后又具体说明可能携带丙肝病毒。

更有警方通过社交媒体警告,这些猴子感染了多种病毒,包括丙肝和新冠,存在潜在公共卫生风险。

然而,杜兰大学迅速回应澄清,这些灵长类动物“不属于学校所有”,而是“来自其他科研机构”,并坚决声称它们“不具有传染性”。

04 历史阴影:并非首起的实验猴逃脱事件

这已不是美国首次发生实验猴逃脱事件。2025年1月,南卡罗来纳州耶马西镇的“阿尔法起源”医学研究机构就曾有43只雌性恒河猴集体逃脱。

更令人担忧的是,该机构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事件。记录显示,2014年有26只灵长类动物从该机构逃脱,2016年又有19只成功“越狱”。

由于多次违规及实验室动物待遇问题,该机构于2018年被联邦监管机构处以1.26万美元的罚款。

实验动物逃脱的问题并非美国独有。去年11月,泰国华富里府一处动物保护中心内,约200只猴子通过集体摇晃老旧围栏成功逃脱,甚至闯入了民宅和警察局。

05 AI恶作剧:猴子出逃引发的社会恐慌

实验动物逃脱事件如此引发恐慌,与近年来社交媒体上相关谣言传播不无关系。

就在本月,新泽西州纽瓦克一度传言“野猴出逃”,数张显示猴子在公寓区“横行”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引发民众恐慌。

警方随后展开紧张混乱的搜寻行动,却发现这极有可能是一场由AI生成图片引发的恶作剧。

纽瓦克公共安全局局长伊曼纽尔·米兰达表示:“警员尚未发现任何猴子的踪迹。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相关照片和视频,很可能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

此类恶作剧不仅浪费警力资源,更对出警警员和居民构成安全风险。

06 科学价值:恒河猴的医学贡献

恒河猴在医学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们与人类有94%的基因同源性,易于管理,生殖周期相对较短,心理和生理反应接近人类。

在新冠疫情期间,恒河猴作为实验模型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被广泛、紧急地用于疫苗和药物的测试与评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也曾成功建立新型冠状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为疫苗评价和药物筛选工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研究发现,从恒河猴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敏感性来看,其在多个方面模拟了人临床感染的情况,如排毒和病毒的组织分布、肺部影像异常变化等。

07 资源困境:全球实验猴短缺现状

疫情及生物医药研发对非人灵长类的持续需求,直接或间接引发了全球科研用恒河猴的短缺。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如何充分认识并高效利用恒河猴生物资源,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实验猴的短缺不仅影响了研究进度,更引发了科学伦理的思考。

研究人员正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并高效利用现有的恒河猴生物资源,通过给每只猴子建立涵盖基因、影像、生理生化、行为等多维数据的档案信息,让实验更精准、结果更可靠。

公路旁,搜捕人员仍在寻找那只唯一在逃的恒河猴。警方提醒当地居民,如果发现这只猴子,切勿靠近,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密西西比州野生动物与渔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已在现场协助处理,而杜兰大学也表示将派遣动物专家团队前往支援。

随着样本数量与表型项目不断扩充,恒河猴生物资源库将更加“厚实、好用、可共享”。这不仅是解决实验猴短缺的途径,更是在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上建设高标准科研生态的关键一步。

评论列表

望天
望天 5
2025-10-29 16:10
杜兰实验室的话,反着听就行了!美国佬拿当地人作实验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歪了个歪 回复 10-29 18:20
确实~

49xxx77
49xxx77 3
2025-10-29 16:35
又散病毒[好生气]

歪了个歪 回复 10-29 18:20
就是,太气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