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苏俄内战期间,捷克军团最先叛乱,为何最后遭红军、白军双方痛恨

1918年5月21日,捷克军团一部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的车里雅宾斯克发动叛乱。他们本来是沙俄时期由捷克侨民武装起来组建的

1918年5月21日,捷克军团一部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的车里雅宾斯克发动叛乱。他们本来是沙俄时期由捷克侨民武装起来组建的,准备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和奥匈帝国作战。但“十月革命”后,沙皇统治土崩瓦解,新生的苏俄政权也正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粗暴处理冲突导致叛乱发生

但此时的捷克军团已经发展到3个师4万人,无法将其就地解散,也无法让其穿过德国领土送入协约国作战序列,最后只能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将其送往东方的海参崴,然后再从海路将其送到法国参战。但由于政权刚刚建立,铁路运输效率低下,捷克军团最终被零散搁置在铁路沿线,怎么看都是要被分批缴械的态势。

协约国集团本就极端仇视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随即派人四处散布谣言,声称苏俄红军要武装解决整个捷克军团。人心浮动之下,小规模冲突不断爆发,苏俄高层中有些人缺乏冷静,粗暴的下令捷克军团要么加入红军,要么就地解散;后来干脆发出强硬通牒:要么解除武装,要么就地枪毙。

各地叛军也趁机四起

被逼入墙角的捷克军团随即发动叛乱,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是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又有协约国暗中出钱出枪支持,因此战斗力爆表。反观苏俄红军,此时刚刚重新组建,虽然有近30万兵力,却没有职业军官训练统领,而且基本聚集在乌拉尔山以西,而在整个西伯利亚却没有多少部队。

短短3个月,捷克军团就占据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伏尔加河流域到太平洋的广大区域。作为异国孤军,他们没有就地固守的打算,每到一处就是搞破坏,不但切断电话和铁路线,还勒令当地苏维埃政权解散。旧沙俄势力利用这一权力真空,纷纷在伏尔加、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死灰复燃,一口气组建了19个五花八门的政权,疯狂发动反扑。

捷克军团始终保持一定独立性

为了平息叛乱,苏维埃政府迅速在东部建立了远东方面军。先遏制了捷克军团的进攻,9月初转入反攻,先后收复喀山、萨马拉等要地,11月底将叛乱者逐出了伏尔加河流域。12月,捷克军团被迫撤离前线。由于军事上的失利,捷克军团开始瓦解,约4000人陆续倒戈,加入了红军国际部队。

11月,所有叛军势力联合成立“全俄临时政府”,并推举原黑海舰队司令高尔察克为领袖。此时,捷克军团兵力仍有数万之众,但始终与高尔察克将军等叛乱首领保持距离。1919年11月,高尔察克败退至下乌金斯克,部队逃散。协约国代表只能命令捷克军团护送高尔察克到海参崴。

出卖叛军最高执政换取回国机会

但沿途不断遭到红军攻击,于是捷克军团高层商议后,决定出卖高尔察克,以换取平安归国的保证。1920年2月7日,高尔察克及他的内阁总理佩佩利亚耶夫遭到枪决,而捷克军团却分批乘车前往海参崴港口,最后陆续回国。

尽管当时捷克军团耍了个花招,并没有将高尔察克等人直接交给红军,而是转交了当地一个所谓的“中立政权”。但白军其他人不是傻子,他们普遍认为是遭到了捷克军团的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