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伦历史街坊的文章

晚清老照片:考举人9天不离考场 。清朝江南乡试的考点位于南京江南贡院,这里是安徽和江苏(含上海)两省读书人考举人的地方。清初有考棚8000余间,后来不断扩建,到1873年达到20644间。其规模之大,位列全国贡院之冠。 
乡试每三年一次,每次考三场,每场考三天,分别于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举行。连续九天全封闭,应考读书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考棚内解决。 
秀才(生员)、贡监生(国子监学生)、教职(府、州、县学校的儒学教官)均可参加,其中秀才占绝对多数。在正式开考前一天,即八月初八,从两省长途跋涉赶到南京的考生,就得

又是一年芒种 三十年前的割麦童年谁还记得。三十年前,中国农村几乎还没有自动收割机,更没有现在的联合收割机,人们都是用镰刀割麦子的。
割完麦子,还得把它拉到场里,这时候是有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就得用人力。后来慢慢有了拖拉机,拉麦,压场,压好了,就得起场,起场用的是叉子和耙子。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把轧下来的麦粒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糠等杂物。在麦子入囤之前还得晒干了,要不会生虫。最后就是装袋运回家了。 
儿时的打麦场,大人的繁忙场,孩子的欢乐场。如果说现在的孩子有充气蹦蹦床,那麦秸垛就是我们的蹦蹦床,无所

王亚樵 斧头帮帮主 多次刺杀蒋介石 。他的名字在民国史上常常伴随另一个头衔﹣民国第一杀手。蒋介石、戴笠、汪精卫等在政坛风云一时的人物,一提到他可谓寝食难安。他是杜月笙唯一害怕的人,堂堂青帮帮主见了他也会退避三舍。曾经对他的悬赏金额高达100万,超过了共产党7位领导者的总和。
他被日本人称为魔鬼都害怕的人。
他就是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王亚樵出身安徽合肥,曾是晚清秀才。他富有谋略、智慧和胆识,从不随意杀人,在当时混乱的上海滩,干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
王亚樵坚持为了自己的

没有手机网络的时代晚清儿童过着怎样的生活。100多年前,晚清儿童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美国人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1890年10月来到北京,在此生活将近20年。他特别关注北京儿童的生活,并进行了细致观察和深入研究。
也许很多人认为晚清儿童的生活寂寞乏味,但何德兰不会同意这种观点。他发现街头儿童口中总有唱不尽的儿歌,比如《小老鼠上灯台》,时至今日在北方部分农村地区仍有流传。
孩子们所玩的游戏是一个发掘不尽的宝藏,多到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种。孩子们凑在胡同口,只用木棍、石块、头顶的辫子

留学日本的年轻鲁迅 决定弃医从文。1902年,鲁迅来到了日本东京学习日语,后来进入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鲁迅之所以去日本学医,就是因为看见中国底层的老百姓们有病没办法去医治,而且当时身材薄弱的中国人被外国人讥笑为“东亚病夫”,所以鲁迅先生想要通过医学改变中国人。抱着救国的目的,鲁迅克服了种种困难,学习成绩渐渐提升。在日本学医的日子里,鲁迅越来越有激情,他盼望着学成归国,能够靠医学为中国献出自己的力量。

慈禧太后的葬礼。1908年11月,慈禧大殡。英国《泰晤士报》刊发文章,对此作了全景式报道:笨重的金棺由八十四名杠夫抬着才能通过城门,但在城外,换了一个更大的,由一百二十人抬着的棺材。前面走着摄政王、王公贝勒和军机大臣。后面是—对彪悍的骑兵,再往后面是蒙古人赶着—大群骆驼,上面载着帐篷及行宫用具。前往东陵需要走四天行程。因此,必须在晚间搭起帐篷,以便暂时安放金棺。蒙古人后面跟着―长溜儿万民伞队,紧跟在飘动的万民伞最后是—队显贵的喇嘛。他们的后面是赛仪卫拿着满族祭器、佛教法器和锦旗。巨大的灵柩车在铺洒着黄沙的路

董竹君:13岁被卖入青楼15岁成都督夫人。董竹君,1900年,出生在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家庭,父亲拉黄包车,母亲是个帮佣。13岁时因为家贫,父母忍痛将她送进了

李大钊等革命烈士就义的高清图像。2011年我国从荷兰国家档案馆收回一组照片,这组照片是李大钊等革命烈士就义的高清图像,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坚毅的目光,毫无惧色!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等人在北平被捕,照片是被捕后由敌人拍摄的,全身高清照片。 
李大钊身穿一袭棉袍,双手微握,双目直视镜头,神色从容坚定。 
1927年4月28日下午,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在北平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用西欧进口的绞刑机将李大钊等20人残忍杀害。据资料记载,李大钊是第一个走向绞刑架的,敌人为了折磨他,对他绞刑三次,最后他才牺牲。十年38岁! 
图一至图九分别为李大钊、张挹兰、杨景山、姚彦、路友于、张伯华、 邓文辉、谭祖尧、李昆。
致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