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宁波晚报11月17日,主流加密资产再度承压。Investing行情数据显示,比特币一度下探至93714美元,过去24小时跌幅接近2%,阶段性抹去年内全部涨幅。自10月创下历史新高后,比特币价格在缺乏明确触发因素的情况下急转直下,与前期高点相比,市值蒸发约6000亿美元。以太坊等主要代币亦同步走弱,部分品种近一周跌幅超过一成,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下降。不过,截至记者发稿,部分加密货币品种小幅反弹,比特币涨至95734.9美元,以太坊报3199.91美元。(11月17日,部分加密货币品种行情报价)急跌背后是多重压力“共同挤压”11月17日早间,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93714美元,低于其2024年底收盘价,抹平2025年年内超30%的涨幅。截至记者发稿,比特币小幅反弹,其他加密货币品种同样下跌。以太坊价格回落至3200美元下方,近7日跌幅达到11.38%,泰达币、XRP、BNB、Solana、USDC等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多位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行情的核心并非单一事件,而是在宏观预期、资金面和交易情绪的共同压力下形成的“多重挤压”。首先是宏观预期反复。“市场对于美联储12月政策走向缺乏一致判断,降息预期一度升温,但随后又因经济数据扰动而快速回落。风险资产普遍承压,包括美股、加密货币在内的风险偏好资产均遭遇调整。”新火研究院院长丁元(AllenDing)对记者分析表示。资金层面的压力更加直接。丁元认为,今年年中表现亮眼的比特币现货ETF,在9月至今转为持续净流出。部分长期机构持有者选择在流动性趋紧阶段兑现收益,而与去杠杆行为相伴的赎回压力,使得市场最重要的外部增量资金来源显著弱化。同时,部分与数字资产相关的机构账户也放缓配置节奏,使得此前强劲的资金链条出现松动。交易层面的脆弱性也在积累。10月11日的大规模清算事件仍在市场心中留有阴影。过高的杠杆水平叠加情绪摇摆,使得市场更易受到流动性冲击。比特智能资产管理公司(BitwiseAsset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马修・胡根(MatthewHougan)指出,部分投资者担忧比特币可能重演历史周期中的“过快上涨-深度回调”模式,因此选择提前降低仓位,“这种担忧本身就会形成新的抛压”。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传统避险资产如黄金也未能成为“安全阀”。Wind数据显示,国际金价近日迎来大幅波动,一度在11月14日跌至403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