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卡小喵,今天在搜一搜看到一个热门问题,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怎么找工作?
是不是很直击心灵,其实承认吧,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似乎很难给自己找点特长的人。包括我自己,也曾陷入这样的苦恼。
每天打开刷新招聘网站,投的简历无人回应,能找到你的除了保险就是销售,带货,甚至看上去还非常不靠谱?
今天我不想聊鸡汤,也不会太多聊那些考证学技能的老生常谈,我只是想换个角度,告诉你如何去发现自己从未发现的价值。

中年失业最可怕的是不是钱,而是心理压力-身份焦虑,尤其是互联网上各种焦虑灌输,35+的被淘汰出市场,亦或者被招聘告示上那一通通看上去顶天的技能要求所吓到。
事实上,一个写了十多年各种招聘告示的HR实话告诉你,大部分的职责要求其实都得天下一大抄,觉得好像跟我想要的能沾边,写的又不多,那么就直接借用过来。
而另一个现实是,企业并不是只要年轻人,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的人。
其实现在已经很有多聪明的老板,反而开始愿意重新启用中年人,原因就在于他们更靠谱,能真正解决问题。
而你要做的,就是梳理你真正的优势,哪些你所忽视的,从那些细枝末节的日常工作中。
哪怕是一个看似替代性很强的行政,但你会优化,处理复杂的流程,协调各部门把事情做好,这就是“跨部门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不是你没有一技之长,而是你是否善于去发现你的优势。
二、放下简历焦虑在投递简历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被对方的要求吓到,然后就觉得自己不行。
但真相是,招聘往往是理想状态,而非必须情况,甚至一个长时间周期中,面试官的要求也会变,但他们不会在招聘上进行修改,尤其是在简历数足够多的情况下。
所以,不要惧怕投递简历,只有投的多你才有机会被看到。
另外,也不要局限在原有的岗位中,可以多结合自己梳理的优势看看其他接近的工作,比如行政的,可以再看看项目助理或者运营岗,还有一些综合岗。
定期优化你的简历,可以从你面试中了解到的他们最最关注的问题,没有面试,就看看那些经常JD中被提到的词。
学会用甲方的话,去重新塑造你的简历,让你的简历契合度更高。
有实打实项目经验的,多用成功说话。
是事务类杂事多的,多强调软技能。
总之,简历不是描述你做了什么,而是把它拆解成你可迁移的能力。

虽然很多普通人即使到中年依然靠在网站找工作,但也不要局限在传统的三大网站,多看看总是好的,尤其是现在地方招聘网也是逐渐被重视的渠道,可以去多看看。
人脉是最直接的,比如你的前同事,客户,可以主动联系,了解下机会。
行业群也很重要,有的时候,有些岗位不一定会在招聘网站发布,他们会直接先在同行的微信群询问,所以可以主动问,或者关注群消息。我的上一份工作就是有幸在微信群中找到的。
某些行业的展会或者社交网络也是不错的宣传你职业价值的地方,机会往往不是你发现职位,而是别人看到你。
四、小机会也很重要不要忽视兼职、派遣和自由职业。
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人都是独生精养出来的大学生,有时候包袱还是有点重,尤其是中年从中层失业的,下意识还是渴望回到原来的高度。
但以上三种机会还是很有价值的,至少它首先保证了你的现金流。
兼职的来源有几种,我一个朋友失业后干脆利用原有的人脉接私活,用她的话说,没有公司这个中间商赚差价,赚得比原来全职还多?
累吗?肯定累,但跟全职比没有什么两样。这是算比较幸运的那种。
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资源,那么可以关注招聘网相关的信息,去接一些短期项目的活儿,除了保证现金流,也开拓了新眼界。在有机会的时候,还可以直接转全职。

其实人到中年,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心态和观念也许重新换一换了。
关注能让你发挥经验的岗位,薪酬和职业发展不要再放在第一位,稳定长远更适合。
很多中年人找不到工作,并非能力问题,而是放不下自己曾经的期望和产生的岗位错位。
记住你要展示的,是你的经验如何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大的要多影响企业的战略,但其实做到,顺手,好用。
现在回头再看,你是真的没有一技之长吗?
整理经验,把它变成别人愿意付钱的价值,你会发现中年找工作,其实是人生的另一种突破。
最后祝大家和我,都能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