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这话确有道理,只是冬天吃萝卜有一细节需留意,它较适宜身体健壮、平日饮食较油腻之人。

天气转冷,活动也变少,许多人饭后容易感觉肚子胀,这时煮一碗萝卜汤,打几个嗝或者放个屁,身体就舒服多了,这是萝卜在展现它“顺气消食”的特性。传统观念针对腹胀,提倡“实者得通,虚者得补”,要是因为吃多、吃腻导致气机不通形成的“实胀”,萝卜就可以帮助通顺堵住的气。
反过来要是一个人自身就容易疲惫、说话声音微弱,稍微活动一下就出汗,那么他的胀感或许不是气堵着了,而是气不足,无法推动消化。这属于“虚胀”,此刻再食用像萝卜这类具有“破气”作用的食物,不仅无法疏解胀闷之感,或还会消耗本就不多的正气,致使人体更为乏力。如一间原本就不太暖和的屋子,你却将窗户大敞着,屋内便愈发寒冷了,所以我们不要过度消耗人体的正气。
冬季来临,气虚的朋友需留意三类食物,此三类食物“耗气”的途径各有不同:
一、寒凉食物
这类食物使身体“耗气”的方式与萝卜不同,它们易让脾胃正常的消化吸收受到影响,传统观念认为“气属阳”,生冷寒凉的食物进入身体后,或许会致使脾胃的消化能力变弱,力气自然就不足了。
立冬之后,要是依旧常常吃冰淇淋、喝冰镇饮料,或者食用过多寒凉的瓜果,像西瓜、甜瓜以及常见的生冷凉拌菜,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脾胃的阳气。
二、油腻厚味
消化食物需要耗费脾胃的力气。气虚之人身体内原本气就不足,若经常食用炸鸡、肥肉或是太甜的糕点,这类油腻且不易消化的食物,身体便得花费更多精力去消化它们。
这就是传统观念所说“食多则耗气”,有时饱餐一顿后会感觉较为疲惫、想要入眠,从传统观念来看,是气被大量用于消化食物所致。
三、辛散之品
适度的辣味食物具有温热通畅发散的功用,比如受凉之际喝碗姜汤出出汗就挺不错,可是任何事情都得掌控好限度,要是进食过多辛辣燥热或者有发散作用的食物,像过量的辣椒、花椒、高度白酒,它们会使得身体的气过分往外散发。
对于气虚之人来讲,这仿佛一壶烧开的水,不停地掀开盖子散气,内里的热气很快就消散,气随汗排出,有时候会一时感觉舒坦,可之后却更加容易觉疲倦、气不够使、出汗更多,古人言秋冬要“收敛闭藏”,其意思是把气机安稳地收于体内,不过度耗费。
四、入冬后的饮食选择
若你自感略有气虚,冬季过后饮食需将关键置于补养之处,少用那些具攻击性之物,若难辨是实胀还是虚胀,可尝试用温和之法,有的时候,若觉胃口欠佳、肚子胀气,可先喝些山楂陈皮水,亦或喝少量萝卜汤来稍稍调养一番,平常无积食之时,可挑选一些温和且顺气、易消化的食物。
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时节我常做的一道汤,黄芪山药炖鸡汤
黄芪约15克,一根铁棍山药,半只鸡几片生姜,五六颗红枣。
鸡块先用水焯一焯,山药去皮切为段,将除山药以外的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为小火炖四十分钟,接着放入山药,再炖二十分钟直至山药软熟,最后加入盐调味便可。

黄芪可补气,山药可健脾固肾,鸡肉也是能温中顺气的食材,此汤总体偏补养,冬天喝这汤挺适合慢慢调养身体,然而要是恰好受寒或者发烧,建议先不喝这种偏补的汤。
希望今天这些关于“耗气”食物的分享,能为你冬天的饮食选择多提供一个参考,冬天都好好调养,来年春天精神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