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暖阳下,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月牙湖社区的21名小学生在2025年11月15日迎来了一场特殊的秋假体验。这不是普通的游玩,而是一次深入消防与民间救援队训练基地的研学之旅,将安全教育课堂搬到了真实的救援环境中。

零距离接触,救援装备不再神秘
“快看,这就是电视里看到的冲锋舟!”孩子们的第一站就被眼前的救援装备深深吸引。在救援队员的护卫下,孩子们轮流登上救援冲锋舟,触摸着平日里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救援设备。

救援队员详细讲解着冲锋舟在激流救援中的操作要点,“每次出动都关系到生命救援”,队员的这句话让孩子们的神情变得格外专注。学生小李兴奋地说:“坐在冲锋舟上,我才真正体会到救援人员的不容易。”

烟雾中穿越,实战演练锤炼勇气
随后的模拟高楼火灾逃生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专业的烟雾模拟环境中,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匍匐前进,有序撤离“火场”。

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到成功逃生后的欢呼雀跃,每个孩子都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挑战。“刚开始很害怕,但按照叔叔教的方法做,我真的成功‘逃生’了!”学生小王激动地分享着她的收获。

从知识到能力,安全种子深植心间
“我们不仅要传授安全知识,更要培养孩子们临危不乱、科学自救的能力。”一位带队老师表示,这种沉浸式体验能让安全意识真正内化于心。
据月牙湖社区负责人介绍,这是社区秋假系列活动的第四场专场。“从创意策展、科学探索到本次的安全教育,我们始终着眼于家长需求与孩子发展的结合点。”

共建共育,打造儿童友好社区
学生家长陈女士对活动赞不绝口:“社区组织的这些活动,既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又让孩子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能。”
据悉,月牙湖社区将继续整合社会资源,推出更多优质的社区活动,构筑儿童友好社区支持网络,让每个假期都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精彩篇章。(王棋)
时代炬光·时评 | 让安全教育“活”起来
月牙湖社区组织小学生走进救援训练基地开展安全研学活动的报道,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这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安全技能,更让我们看到了安全教育创新的重要价值。长期以来,我们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发放安全手册、举办安全讲座、进行安全演练,这些形式固然重要,但其效果往往有限。月牙湖社区的创新实践告诉我们,安全教育需要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提升。当孩子们在模拟烟雾中匍匐前行,在救援冲锋舟上聆听讲解时,安全教育已不再是枯燥的条文,而变成了可感知、可操作的生动实践。
这种创新的安全教育模式,其意义不仅在于教育形式的改变,更在于教育理念的升华。它让安全教育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安全知识,更培养了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科学应对的心理素质。这种素质的培养,远比知识的简单灌输更为重要。
月牙湖社区的实践还启示我们,创新安全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社区提供组织保障,救援队伍提供专业支持,学校积极配合,家长热情参与,这种多方联动的模式,打破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构建起社会育人的新格局。这种“开门办教育”的思路,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要让安全教育真正“活”起来,还需要在制度建设、资源投入、师资培养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要建立长效机制,让此类活动不是偶尔为之,而是常态开展;要加大投入,为体验式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经费保障;要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批既懂教育又懂安全的专业人才。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今天,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提升安全教育实效,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期待各地都能从月牙湖社区的实践中获得启示,让安全教育真正“活”起来,“实”起来,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