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尔衮这个名字,应该很多人都知道,毕竟用唾手可得的皇位证明了别人的孩子是养不熟的,相对来说他的弟弟多铎的知名度差了一
对于多尔衮这个名字,应该很多人都知道,毕竟用唾手可得的皇位证明了别人的孩子是养不熟的,相对来说他的弟弟多铎的知名度差了一点。

说起多铎,貌似这是一个有着优秀哥哥的弟弟,从小生活在哥哥的光芒里的悲惨弟弟,但是多铎并不是这样的形象,也是个人生开挂的人物。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小儿子,从小就很受宠爱,在我们刚要上小学的时候,七岁的多铎就跟着九岁的多尔衮一起被封为和硕额真,这是能参与八旗核心决策的实权位置。这个职务就是那个后来四阿哥怎么看都觉得碍眼的八王议政制度的职务,绝对的高职务。

想想你我13岁在干嘛?还在初中学习呢,甚至有的连物理还没有开始学习呢,但是多铎已经正式封贝勒,可能现在会有人觉得这是孩子还小被家长溺爱导致的,但是当时的竞争者们可没有几个不服的,毕竟多铎确实牛,人家工作履历在那摆着呢。这位被吹胡子皇帝钦点“开国诸王战功之最”的豫亲王,压根不是依附他哥哥的角色。他十三岁掌旗、二十五岁破潼关、三十六岁定蒙古,一生打的硬仗、玩的计谋,比多数清初将领一辈子的履历都要硬,说是大清开国的“战争引擎”,一点不夸张。现在说起这位清朝的战争机器,就是关于一些战争他的做法有点以色列,但是对于清朝来说,这是开疆拓土的绝对功臣,给他的各种赏赐也是很多。作为清朝前期的人物,多铎在大沈阳也是留有痕迹的。

应该有些人都知道他的王府在哪里,因为逛盛京龙城的时候看到过,十王府原址位于现在北中街路盛京龙城的位置,商场东侧的胡同也叫“十王府后巷”,多铎是第十个被封王的王爷,所以他的宅子叫十王府。虽然没有沈阳故宫那样耀眼,但巧夺天工的建筑凝聚了当时匠人的心血,承载着十王爷的功勋与荣光。但是大清都亡了,这座前清的宅院也早就破败了,在伪满时期,这个曾经的王府被当时的一个有钱人买入,重新修缮一下,当作自己的公馆,就这样又过去了上百年,到了21世纪,建筑主体已经残破,只剩下后巷几处曾经的下人居住的小房屋。

同时城市要开发呀,这里要建设一个复古风格的商场,这里的原址怎么办呢?沈阳建筑大学提供了一个方案,异地重建,将十王府院落从中街古城整体搬迁,等比例复建在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内。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十王府的原貌,复建这座王府所采用的砖瓦、门梁、窗框等“原材料,很多都是从原来的老建筑上精心拆卸下来并妥善地运到校内,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多。2010年,十王府后巷一号院、二号院开工奠基仪式顺利举行,同年,在学校古建筑保护基地上完成复建并再次命名为“十王府”,续写了中街老建筑昔日的辉煌。

现在沈阳建筑大学西南角有一座复建的青砖灰瓦的二进四合院:起脊的屋顶、古韵的门窗、精美的瓦当,这就是复建的多铎的十王府。

现在如果有人想欣赏一下这个大清战神的旧宅,可以在SJZU建筑博物馆公众号上免费预约,公众开放时间为法定节假日9点至17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