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一个读者给我留言,说思哲你以前投资风格不是这样,现在这思路变化的,和早几年真的是截然不同了,实在太快!
确实,如果细看七八年前我的文章,大家也知道我早期主要是低估值指数投资,
最早我是几乎不投黄金的,也对大饼嗤之以鼻,甚至早期连美股配比也不多,
但我这五年来也在加速对自我认知体系破坏性重构,
甚至我出的重量级的家庭资产配置表格,也更新迭代了好多遍,当时给大家也诊断了一下,如果听进诊断实操了这两年应该收益不错了。
这些年我随着认知进化伴随内容的转变,早已从早期的单吊A股,到现在它浪便让它浪,我自云淡风轻的投资状态,
当然这个过程也肯定会造成诸多不适感,从而流失了很多的老读者,
但这事我倒没有过于惋惜,因为认知重构本就是一个进步通道,必然涉及到粉丝的“二次筛选”,
对于一些不能接受新观念和新认知的读者自然就被筛出去了,而能接受观念重构或者新的认同的读者自然就来了,
我之所以没有被“维护大V形象,保持粉丝滤镜”束缚,导致不敢更新认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不仅是一个大V,我也是一个职业投资者,
我的核心收入来源是投资,而不是自媒体~
而职业投资者的基本素养就是需要时刻保持谦卑和自省,做好推翻自我错误认知的准备,
所以这也让我确保可以更真诚的去表达一些内心的自我批判和观点,而不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光明正确性”。
其实纵观历史,一些顶级大佬的打脸并不少:
川普:从比特币唱衰到“政治背书者”;
老巴:从不买科技股,到苹果第一重仓,从航空是资本的灾难,到买入四大航;
瑞达利欧:从比特币是泡沫,到作为资产配置一环;
贝莱德CEO:从比特币是洗钱工具到发行IBIT比特币基金;
说他们不是为了给自己贴金,而是对于大多数合格的投资者来说,并不会在乎是否打了脸,更在乎的是新逻辑的合理性,
虽然质疑自我后刷新的认知,未必是100%正确的认知,但不断试错下必然向真理无限靠近,那就有必要尝试,
认知是财富的奖励,认知落后,收益就必然落后。
最新诺贝尔获得者说的“创造性破坏推动的创新理论”,就有点类似这个思维框架:
只有把破坏的力量纳入可持续的制度与市场设计中,创新才会累积成长期增长。
而我的结论在于,“从唱衰到拥抱”的转向,本质上就是在创造性破坏的冲击下进行制度与策略的再建”
.........
再说回行情,今天黄金大跌,周五就开始高位大跳水了,
周五我们说到黄金短期恐贪指数GVZ达到了33,远高于历史的16,果然上涨行情伴随恐贪指数飙升,短期没啥好事,
不过好处在于今天全球股市给力,纳斯达克、标普拉红,跷跷板效应又出来了
最近看到一种新说法挺有意思,说的是黄金今年的上涨和币圈有莫大关系,
估计不少人好奇,黄金和比特币不是死对头么,怎么还和币圈扯上了,
其实是因为RWA(现实资产代币化)大肆兴起,
比如泰达公司(稳定币USDT发行方),就发行了一种1:1的黄金稳定币,实现黄金链上化运作,规模从8月份市值的8亿美元已经增长到了16亿美元,
泰达公司在今年中期表示,已在瑞士建立自己的独立金库,用于存放价值约8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而且在未来计划扩大黄金储备。
有消息称泰达公司每周都在买入2吨的实物黄金,数据甚至和中国央行官方公布的月度采购黄金储备量接近!
虽然资产链上化确实可以推动黄金进一步上涨,但毕竟黄金已经高度共识,市值更是接近三十万亿美金,所以RWA就算有影响但也不会太大。
不过这确实也间接导致了今年BTC进一步跑输给黄金,
毕竟比特币只有1万多亿美金市值,本来链上大家就买点比特币啥的,结果现在凭空多了一个黄金,导致黄金链上抢了比特币的流量,
加上本身各大央行还在增持黄金,但却没怎么买比特币,差距拉开自然也就不奇怪。
后续美股的全面链上化应该也会出现类似的进程,也就是先抢走一部分的链上BTC资金,造成BTC出现短期承压,
但拉长看应该对BTC是利好,毕竟资产链上化可以大幅推动外围资金的涌入,最终新增资金还是会分到饼里面。
我个人其实是比较支持资产链上化的,可以一站式解决QDII基金限额的问题,
但这种模式天然和咱们制度相悖,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