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游戏玩家转投一加 15:打游戏不卡不烫了,充电快到离谱!

10月发布会刚过,很多厂家都发布了自家的旗舰新手机,一加则在月底发布了全新的一加15和一加ace6,说真的这次一加也是打

10月发布会刚过,很多厂家都发布了自家的旗舰新手机,一加则在月底发布了全新的一加15和一加ace6,说真的这次一加也是打破以往的惯例,不仅同期发布了ace6这款性价比神机,价格上也更有诚意,一加Ace6只要2599起步,一加15则是3999元起步,而近期同期发布的其他手机则普遍来到了4000元起步,一加15反而更有性价比一些。

最近几年大环境都是消费降级中,2025年“性能内卷”的手机市场中,如果说高端越来越卷品质和营销,那么次旗舰和中端机机可以说”世界大战“的硬核较量了,低价能给到消费者更多就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了。

这次一加15凭借着风驰游戏内核+电竞三芯+165Hz极速高刷、3颗5000万像素摄像头、7300mAh巨量电池的越级组合,成功的打动了我。一加15的表现怎么样?游戏稳不稳?玩久了游戏烫不烫手?这都是值得关心的问题,接下来给大家带来我这段时间的深度体验。

低调沙丘色,手握未来感

这次一加15是最吸引我的,其中沙丘色就是亮点,一加15延续品牌“简洁优雅”的设计哲学,不同于之前的设计,这次采用了,小方形矩阵DECO设计,镜头模组由手感细腻和机身一体元素的金属环包裹,视觉上干净利落,弱化电竞手机的厚重感,我觉得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视觉观感上更和谐,同时便于拍照时握持,游戏时避开了玩家双手触碰区域,保证了双手握持舒适不硌手的手感。

我很喜欢黄金大R角+微弧中框设计,玩游戏和拍照基本上不会碰到镜头。并且一加15在手感细腻的同时,还做了防滑防指纹的处理,基本上不会沾染指纹。

像我手里的「原色沙丘」,机身是高级质感的配色,采用金属中框,配合表面独特淬炼纹与一眼好看的「金属魔方」,赋予机身低调而恢弘的视觉美感,再有行业领先的 1.15mm超窄四等边,机身正面的黑边比一根吉他弦还要细,有一种“视觉无框”的沉浸观感,不管我游戏、观影的直观感受都是视角更大一点,沉浸感更强。

右侧面还是传统的三段式按键,上边是音量加、减键,下边是开关机键,一体性很强。

左侧的三段式按键改成了一个小布记忆的功能按键,我个人觉得非常方便,它除了可以设置原来的静音震动等功能外,还可以设置成为截屏、翻译、录音、手电筒、相机、一键闪记等快捷功能键,我个人觉得非常实用且好用,尤其是一键闪记功能,后面跟大家详细介绍。

调好骁龙芯,一加最强芯

一加 15 搭载高通迄今为止最强旗舰芯片--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采用台积电第三代 3nm 工艺制程,CPU 是高通自研第三代Oryon 架构,配备2个超大核+6个大核,双超大核频率高达 4.6GHZ,CPU 单核性能提升 20%,多核性能提升 17%,能效提升35%。最值得一说的就是这个图形性能方面,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搭载全新一代Adreno GPU,主频高达 1.2 GHZ,GPU 性能提升 23%,能效提升20%,带来更加极致的游戏图形表现,可以说配置拉满,再加上一加跟各家游戏厂商的联合优化,玩游戏时感觉静态动态画面都精致了不少。

除了芯片,还配备了至高 10667 Mbps 速率的LPDDR5X Ultra 内存与至高 1TB +UFS 4.1的超大存储组合,通过软硬件的深度协同优化,我觉得一加 15 可以说是目前安卓平台最强的性能释放和游戏体验机。

那我们先用安兔兔、鲁大师、3D Mark等软件跑个分测试一下。

当来到比较寒冷的户外的时,户外温度只有11度左右,跑分则会更高一点,跑到了4228062。

鲁大师也是有1860761的高分。

而3D Mark的测试分数也很不错,极限值也挺高。不过具体还是要看实际使用体验。

游戏表现三角洲行动

一加是最懂游戏玩家需要什么,这次跟《三角洲行动》联合优化,首发原生165超高帧模式,个人是非常推荐开启的。

《三角洲行动》作为当下比较热门的射击网络手游,对于一般手机来讲,玩久了真的非常耗电手机发热严重,一加15在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表现下有165左右帧,没有明显掉帧,降亮度,我实测在20℃室温环境运行《三角洲行动》手游,开启165帧,对比120帧的设备在射击操作上更流畅, 并配合极高画质分辨率,经过连续半小时射击场景测试,手机全程平均帧率稳定在165帧左右,画面相当流畅。

帧数波动区间极小基本上稳定在160帧左右,5% Low帧高达153帧,全程未出现影响操作的肉眼可见卡顿或明显掉帧。

得益于冰河散热系统的强力压制,游戏30分钟以后,在如此重载下机身后盖最高温点出现在摄像头右侧区域仅为44℃,中心温度主要在41度,这个温度我个人觉得可以接受。

而手掌握持区域平均温度仅为36℃左右,手感会明显温热但不烫手,显著优于同级产品。

同时搭载的灵犀触控芯片提供低至0.04秒的屏幕响应延迟与3200Hz瞬时触控采样率,以及电竞级网络芯片对网络抖动的优化,确保了轻功连招、团战技能释放的精准操控与网络流畅性。

最终半小时高负载游戏耗电量约12%,在满电状态下玩一下午都不是问题,哪怕是高画质高帧率持久游戏,一加15的游戏流畅性、温控表现和续航能力综合优化真的很强。

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也是很多游戏爱好者的专属,不过它最高只支持120帧,画质可以开到顶级。

在《王者荣耀》局内开到120帧,画质在超高的表现下最低119帧左右,游戏过程中最高帧率为121帧,很少掉帧,平均帧率为118.7帧,可以说毫无压力。

哪怕是团战都没有出现剧烈掉帧和卡顿,其中关键的点就在于1%Low帧优化的相当好。

而且背部温度只有35.1℃,温热不烫手,一局耗电量4%,可以说轻松无压力。之所以温度能控制的这么好,自然是一加15上的全新冰河散热系统功效。

绝区零

绝区零对于各家大厂都是一个门槛,也是测试手机性能的门槛,我直接将绝区零配置拉满来进行游戏。

在《绝区零》游戏中,打开一加15游戏助手中的电竞模式,开启超级帧率,进行跑图刷怪帧率稳定在60帧左右,随便转动画面都相当流畅。

最低会掉到59.7帧,但是在我半个小时过程中就出现过一次,在副本里面,面对满屏特效的游戏帧率一样稳定,平均波动1-3帧左右。

在极致画质刷副本的情况下,还能压住温度,冰河散热系统还是有点东西的,换作我之前的手机都已经烫的握不住了,必须要上散热背夹才行,不然就是降亮度降频。

一加15通过风驰游戏内核《绝区零》开启独家的原生级超级帧率与超级分辨率后,并且把刷新率也拉满后,帧率表现怎么样呢?它的表现还能流畅如初吗?

运行30分钟,平均帧率维持58帧,温度来到了46.1℃,不得不说这个温控水平确实可以,如果开了空调的话,估计温度会更低一些,要知道这可是开了超级帧率,超级画质和高刷新率的情况下,我玩起来确实会更热一点,但是也没有更烫手。

值得注意的是,帧率长时间稳定在60帧的情况下温度才46.1℃,这种“高画质低功耗”的表现,已经足以表现出这次一加15通过风驰游戏内核搭配第五代高通骁龙 8 至尊版的性能调校得有多好了。夏天比较热,个人比较推荐入手一加散热背夹,温度可以降得更快。

散热系统

当然光凭跑分肯定证明不了什么,游戏表现实测才能真正的表现出电竞实力,毕竟在中端机堆配置的手机有很多都是配置一大堆,实测游戏就是发热、掉帧、耗电快等情况。

一加15 搭载全新「冰河散热系统」,采用全新「大平层冰河VC),通过手撕钢结构使蒸汽空间提升 43%,双向冲压工艺保证手机的热量快速流出,加快散热,同时搭配超高性能石墨,热导率高达2100W/(m:K),组成「芯片空调」,迅速将芯片热量导出,实现芯片核心区域降温18℃,这样才能出色的硬件物理散热+软件的调控优化,才能让手机不发烫。具体的表现到底如何?那么下面直接给大家带来实测表现。

我用海康威视的测温计实测发现,在室温20度的室内,玩大型游戏30分钟后,温度主要集中在屏幕顶部和摄像头周围的区域,屏幕最高温度45.2℃,背面最高温度46.2℃,前后的体感温度基本上一致,并不烫手。并且在停止游戏后,温度迅速下降39℃左右。

哪怕是手长时间握持的顶部边框位置,最高温度也才42.9℃,可见一加15「冰河散热系统」散热效率真的很快。

抢网更快

一加手机一直致力于如何让网络连接更快,从之前电竞 WiFi 芯片 G1时就有所体会,在电梯里的时候,iPhone没网络,一加还有网。这次新升级的电竞网络芯片G2完全针对游戏场景优化,用一加15打游戏最明显的感受是网络很稳,哪怕是在电梯里,有延迟,但依然有网络。简单说就是三件事:穿墙更快、抢网更狠、弱网不慌。像卧室和电脑房隔两堵墙这种死亡场景,在网络三格甚至有时候直接两格的情况下,实测网速还能稳定在68Mbps(普通手机这时候早掉到45Mbps以下了)。

即便是在网络很差的地下室内,我玩一把王者荣耀,整局下来只出现了两次小延迟,后流畅直到结束,其实很明显就是一加15在芯片的加持下,尤其是人多的地方,不仅抢网速更快,能明显感受到网络更稳更快。

护眼屏幕

目前手机行业直屏呼声更高,各大手机品牌也是随从都做回了直屏。

一加15采用首发的第三代东方屏,正面是 6.78 英寸 OLED 直屏,黑色边框压缩到1.15mm,屏占比突破极限。屏幕边缘与中框无缝贴合,操作顺滑不割手,搭配 165Hz 高刷新率,让游戏中的操作更快。

这块屏幕也有说法,之前一加也打造了明眸护眼等技术,不仅跟京东方合作定制了全新的X3发光材料,减少有害蓝光,同时还将SVM值降低到了0.12以下,更是加入了Ai眨眼技术,距离提示等技术,帮助用户纠正不良用眼习惯,更是获得了德国莱茵5.0金标护眼认证,说真的,一加很明白游戏玩家更需要注重护眼。

考虑到很多消费者喜欢在夜晚追剧,玩手机,暗光下看不清屏幕,一加15用的第三代东方屏进行了精密二次校准,引入独家定制「全亮度人因色貌模型」打造了「真硬件 1nit 暗夜显示」。确保在 1nit 亮度下屏幕内容依然清晰可辨、画面依然纯净通透。

有时候晚上我关灯玩手机会感觉不舒服有点刺眼,尤其是半夜醒来查看时间或信息时,而一加15在半夜的屏幕光线非常柔和,对黑暗环境中敏感的眼睛很友好,让我半夜起床看手机都不觉得那么刺眼了。

LUMO影像很出彩,风景人像都好看

自从OPPO X8 Ultra时就开始搭载了LUMO凝光影像系统,主要聚焦人像摄影领域。该系统整合光学硬件与计算摄影能力,包含超光感计算光学系统(通过多模态色彩采集扩展数据维度)、超感知数字成像引擎(融合计算与光学能力实现相机级光影质感)和全链路原彩ProXDR三大技术模块,重点解决复杂光照环境下"环境人像"拍摄难题,并推动HDR影像全流程管理。

这一举动在当时可以说轰动一时,也标志着OPPO正式进入光学计算摄影的领域中。而这次一加15首次搭载了LUMO凝光影像,说明一加也在这个领域中正式发力。虽然很多加油和粉丝都比较可惜跟哈苏合作到期,但实际体验后,一加15还是保留了最核心的体验和功能。

一加 15采用了一颗索尼IMX709,3200万像素作为前置摄像头,后置三摄均采用了5000W摄像头,分别是索尼IMX906主摄+OV50D超广角+三星S5KJN5潜望长焦,“搭配上 OPPO 旗舰同款 LUMO 凝光影像系统,随手一拍,观感都不错,成片率非常高”

很多消费者都感觉这次对比之前似乎是影像系统降级了,而且没有了哈苏自然色彩科学的加入,少了哈苏味道,那实际体验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先来看下超广角的效果。

超广角(16mm)

我个人觉得一加15超广角的畸变控制非常优秀,它并不像iPhone那样十分宽广又突出的畸变视角,虽然显示区域很广,但控制不好拍摄出的画面就很奇怪,而一加15个人感觉是机内就调整了畸变,不仅视角没有明显畸变,画面的宽容度,色彩,包括色散控制都十分优秀,放大也能看清楚树叶的,植物的一些细节。哪怕是弱光下的夜景拍摄,也能看清楚近处的字体,像“漠水楼”三个字,包括竖拍时书上的灯光的高光压制,结合LUMO影像的算法,能够比较清楚的看到中间和周围的字,而且没有出现明显的紫边现象,解析力很不错。接下来看看它的主摄

主摄(24mm)

白天拍照的色彩很真实,不会故意调得很艳,整体偏自然,这个画面和色彩直出我个人觉得色彩解析力还原的不错,记录下日常生活美景也很适合。搭载了LUMO旗舰影像算法实现越级打击,日间成像的细节都很真实还原。我个人感觉主摄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景的控制表现都很好,白天有一点的锐化痕迹,但也能看得出有一点的影调感,但整体会偏亮,保留了暗部和高光的细节。弱光下高光的压制和保留最明显,像城楼上的“沫东楼”不仅清晰,而且在手机上搭配ProXDR的显示,明暗细节对比更突出。而像图中的花间醉,周围的黑夜也更纯净没有明显噪点,旁边的建筑纹理清晰且光影自然过渡,我个人觉得保留了哈苏味道。

这次主摄的2倍我觉得刚好处在一个很不错的焦段,而且最终画质也不错,给大家看下2倍模式下的样片。

主摄数码变焦2X(48mm)

我个人比较喜欢2倍焦距(48mm)的,有一定的空间压缩感,让焦点更集中,尤其是拍人和景物时,哪怕是没开人像模式,也能拍出比较不错的画面,弱光下夜晚2倍可用度非常高,完全不用担心数码裁切画质不好,虽然会有一些涂抹感,但可以看清整体的画面。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次一加15的长焦,85mm画质最好,压缩感很不错,而170mm则可以拍超远距离的物体,LUMO影像的算法能力是很强,基本上可以通过AI+算法,尽可能还原远处的画面。

长焦(85mm)

超长焦(170mm)

我喜欢3.5倍(85mm)和7倍(170mm)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压缩感强,更是因为可以拍出那种星芒,非常好看,我用的最多的也是3.5倍,压缩的画面也非常不错,并没有出现画面劣化或者色温色彩有明显差异,并且拍摄像植物类的还有自然的虚化,并非算法,可见一加15这枚潜望式镜头的画质很不错。即便是开到了7倍,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LUMO凝光影像的算法很好的补足了画面不好看的地方,第一眼看上去也是很不错的。

让我比较惊喜和意外的是人像模式,开启人像模式后,一加15能够精准捕捉我面部的任何毛孔状态皮肤细节,没有虚化,过渡自然,整体面部的小斑点,小毛孔全部一览无遗,在人像质感引擎的加持下,人物也不会显得失真和油腻,看来一加15也是学到了精髓。

整体肤色比较准确和自然,尤其是边缘发丝部分,抠图有点相机的味道了,喜欢拍人的小伙伴记得打开美颜。

当然拍风景、美食、还有动物都可以打开人像模式,因为画面看起来自然舒服,并且没有那么浓的数码虚化感。

除此之外,在OPPO上主推的几款胶片滤镜,一加15这次也同样没落下,如果直出画面不够好看,或者夜晚画面不够纯净,感觉有瑕疵,可以试试这些滤镜。白天我觉得复古、清新、通透都不错,拍风景比较好看。

拍夜景可以试试青橙色,赛博朋克,黑金。

不仅如此,一加15同样保留了大师模式,左右滑动可以切换不同风格的滤镜,这就让这台手机的可玩性大大提高了。

虽然没有了哈苏标识,但配方可是祖传的,给大家看下大师模式下拍的。

不过这次一加15还有像无影抓拍3.0,哪怕是人像模式都可以拍到运动中的孩子。

不过我个人比较喜欢一加15的魔法消除功能,没想到目前已经成为一加的标配了。周围的路人AI消除一下,画面就干净了不少,发个朋友圈也能收获更多点赞。

除此之外还有AI智能补光技术,我本来以为就是纯纯照亮脸部,但实际体验下来不仅照亮了脸部,而且就像打光一样有一个光线的层次过渡,非常自然舒服,我特别喜欢,晚上再也不怕脸部光线不够了。

机圈德芙丝滑流畅,小布记忆AI更强

说了这么多,这次一加15系统也做的很不错,搭载了最新的ColorOS16系统,通过动效革新、智能小布深度执行,全新升级的流畅双引擎化,让我在一加15的体验非常棒,接下来跟大家分享我喜欢的几个系统功能。

我最喜欢的就是小布记忆这个功能。

我随时用来记账单、记视频、记多图帖子这些,只需按一下,一键闪记秒上云,我个人觉得非常实用,可以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日常的消费。

还能用来记住视频,用来快速总结视频内容。

同时还可以快速录音记一些日常的碎片化的小事,这点相当关键,通过小布记忆记住,想不起来的时候可以随时查看。

当然小布助手AI对话也相当有趣,并且接入了Deepseek以后,说话更有人的语气。我最喜欢的就是当我按下AI按键,屏幕周围亮起一圈霓虹灯带,很有科技感。当我给小布助手问当地现在的天气跟温度湿度,小布助手会很快给我反应,并且给我详细的晴天,温度多少,湿度多少,适合穿几件衣服的答复,真的很贴心。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一加 15还可以跟 iPhone,Mac电脑 进行跨生态互联,不仅可以快速互传照片和视频,同时iPhone的电话,消息,微信等等可以实时同步到一加手机上,让你不错过任何信息。

因此我非常推荐将一加15左侧新增加的按键设置为小布记忆,可以快速记录打开AI功能记录日常。

电池持久

一加15的7300mAh冰川电池,根据电池狗狗实际记录在日常通勤场景中展现出不俗的耐用性:晨间满电出门,通勤途中刷30分钟短视频耗电仅2%。

午休高画质运行《王者荣耀》《原神》,下午打打电话,处理微信消息+在线会议1小时耗电6%,全天9个半小时重度混合使用后剩余电量仍能保持在26%左右,彻底告别“续航焦虑”。

对于重度游戏党而言,我实测下来,如果是重度游戏的话,基本上玩一下午再回家,电量还有30%多。

120W超级闪充并非参数噱头,以前我觉得67W的已经够快了,直到我体验了一加15的超快闪充。一次120W就改变了我的看法上限,实测清晨洗漱时充电10分钟(电量从15%→57%),足够支撑2小时导航+音乐播放的短途自驾;午休咖啡时间充电15分钟(电量从20%→75%),即可满足下午重度办公+晚间《王者荣耀》团战需求。

而且最关键的是支持50W 无线充电,放车上的自动充电台,就会自动连接充电装置,基本上开车到家得半小时,能充上30%左右的电量,这样开车出去哪里玩,都可以一直导航一边补充电量了,放心玩。

总结

现在手机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快,并且很多功能都出现了边际效应,自从一加7Pro开始用上高刷以后,后续行业也纷纷开始用上高刷,之后的手机刷新率大多数停留在120hz,或者像游戏手机推出更高一点的144hz,而一加这次则是将15推上了165hz的巅峰。

一加15跟以往的一加不同还有就是影像,它不再水桶,影像上虽然不再跟哈苏联名,但仍然保留了根基,它深知自己为年轻人的游戏而生,除了不断突破旗舰机的性能瓶颈,重塑灵犀触控芯操作跟手性,让电竞网络芯片G2更好的抢网,同时将护眼技术和真1nit暗夜显示屏幕做的更优秀。

一加15的变化真的很大,从这么多代一加旗舰手机来看,我觉得求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目前内存涨价的时间,一加15却将价格下探回3999,对比目前很多游戏手机突破4千元大关,一加反而更有优势,期待能再创辉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