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从嶂石岩到槐河畔:一个北方小城的文旅突围记

第一次站在嶂石岩九女峰前时,导游说这里的丹崖长墙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天然回音壁"。我学着当地人的样子朝山壁喊了一嗓子

第一次站在嶂石岩九女峰前时,导游说这里的丹崖长墙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最大天然回音壁"。我学着当地人的样子朝山壁喊了一嗓子,三声清晰的回声荡回来,惊飞了灌木丛里的山鸡。这个藏在太行山腹地的小县城,正用它的地质奇观和千年文脉,悄悄颠覆着我对"北方旅游荒漠"的刻板印象。

当露营季遇上"北方凉岛"

七月的石家庄市区热得柏油路发软,赞皇的农家乐老板老张却在往院子里搬电暖器。"晚上睡帐篷得盖薄被,去年几个北京客人非说我们空调开太足。"他说的"帐篷"是嶂石岩新开发的星空露营地,海拔1500米的玄武岩台地上,夏夜温度常年比市区低8-10℃。

这种温差催生了奇特的旅游场景:白天游客们在赤壁丹崖间徒步,傍晚就着大锅菜啃缸炉烧饼,入夜后裹着毯子看银河——去年夏天,这样的场景让赞皇接待了120万游客,其中六成选择过夜。县里顺势推出"地质研学+生态露营"套餐,把世界地质公园的招牌化作实打实的床位利用率。

槐河边的"最小干预"哲学

沿着槐河南岸的滨水步道散步,总能看见钓鱼的老汉和写生的美院学生共享同一段河堤。这种和谐感来自苏州园林设计团队的手笔:他们保留了原有杨树林,用透水砖替代水泥硬化,连休憩长椅都照着《赞皇县志》里记载的唐代驿亭样式打造。

这种"修旧如旧"的智慧在县城随处可见。中医院片区的改造中,施工队发现明代县衙遗址时,当场修改图纸给文物让路。现在遗址成了开放式文化广场,大爷们在下棋的石桌旁,随手就能摸到镌刻着正统年号的墙砖。文旅局长办公室挂着正定古城的照片,"我们学他们让历史自己说话"——这话不假,去年赞皇古建筑群入选省文保单位时,评审组特别表扬了"没有过度修缮的匠气"。

直播间里的非遗变形记

"老铁们看这个‘枣木将军’!"主播小雯举起一尊30厘米高的木雕,镜头马上被弹幕淹没。在赞皇村播联盟的直播间,这样的场景每天上演。枣木雕师傅老李最初觉得"网上卖货不体面",直到他的关公像被天津客商批量订购,才相信"手机真是新农具"。

更颠覆认知的是原村土布。这种曾濒临失传的粗布,现在被做成山水纹样的茶席,配上核桃油手工皂,成了民宿伴手礼爆款。非遗工坊的王婶掰着指头算账:"织一匹布补贴300元,做成文创能卖2000元。"在她身后,崭新的电商物流中心正在装卸今天第57箱发往上海的包裹。

深秋的清晨,我站在龙门足球基地观景台眺望。晨雾中,槐河像条银链串起北岸的职教园区和南岸的商业街区,远处嶂石岩的轮廓若隐若现。三年前还寂寂无名的山区小城,如今靠着"左手地质奇观,右手千年文脉"的错位竞争,硬是在京津冀旅游版图上挤出了自己的位置。

回石家庄的高铁上,邻座北京游客的手机循环播放着嶂石岩回音壁的视频。他得意地展示刚淘到的土布杯垫:"这花纹是唐代墓砖上的,别地儿真没有。"我突然想起昨天非遗集市上,那个坚持用古法熬制大枣酱的姑娘说的话——"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得让它们活在今天的生活里"。车轮碾过铁轨的节奏里,这句话和九女峰的回声奇妙地重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