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老子》:人这一生,无须太执着!

曾经有人问:“人为什么会心累?”下面有一个精辟的回答:“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简而言之,活得不开心,根源是太

曾经有人问:“人为什么会心累?”下面有一个精辟的回答:“放不下,想不开,看不透,忘不了。”简而言之,活得不开心,根源是太执著、太较劲。《老子》告诉我们:“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放下执著,以柔软的心面对刚强世事,自然如鱼得水、潇洒自在。

一、别计较得失,失去未必是坏事《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常人害怕失去,斤斤计较得失,多少烦恼,由此而生。其实,失去看似是祸,却未必是祸。当你失去一些事,总会换来一些奖励,滋润往后余生。有一位少年,因为交通意外失去左臂。他毫不气馁,拜一位师父学习武术。他师父告诉他:“你只有一条手臂,所以只能学一招。”少年把这一招练得炉火纯青。不久之后,他就要参加比赛。他内心惴惴不安,没想到,他一路披荆斩棘,杀入决赛。决赛对手经验丰富,他打得很艰难。关键时刻,他再次使出那招,成功把对手制服。赛后,师父告诉他:“你练的那一招,唯一的破解方法是抓住左臂,而你没有左臂。”失去或许很痛,但与此同时,上天也馈赠了你礼物。得失随缘,所有的失去,都会换一种方式回来。

二、别计较批评,做好自己就可以生活中,被理解是偶然,被误解是常态。批评无处不在,身边总有一些。听到批评,很多人会忿忿不平、急于争辩。《老子》有句话说得好:“夫唯不争,故无忧。”很多时候,争论只会让事情恶化,倒不如缄默不言,做好自己即可。金庸用15部武侠小说,创造出浩大的武侠江湖,风靡华人世界。然而,作家王朔对金庸不以为然,他说:“谁看金庸就是没品味,我就看不起他。”狂人李敖更是公开批评:“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中国的写作里面,不入流的。”换做常人,很难咽下这些无理的评价。但金庸完全没有争辩,他给王朔回了四个字:“八风不动。”对于李敖的叫嚣,金庸充耳不闻。孰高孰低,明眼人一望便知。一位名人说过:“在争辩中唯一能够获胜的方法是不要争辩。”逞一时之气,怒发冲冠,不但毁了心情,还失去风度。倒不如淡看风云,经营好自己的好心情、硬实力。

三、别计较名利,名利只是身外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了名利,世人不惜机关算尽,争得头破血流。到最后,他们又得到什么呢?《老子》告诫世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度营求物质,只会走向毁灭的深渊。放下自在,方可与明月清风相伴。《天龙八部》中,有个聪明绝顶的和尚鸠摩智。他抢夺六脉神剑、偷练少林绝技,想成为武林第一人。鸠摩智谈论佛理,舌灿莲花,但他从未放下名利。得到《易筋经》后,他强练神功,终于走火入魔,被段誉吸干内力。武功尽废,鸠摩智幡然醒悟,才懂得执著名利,实在愚不可及。下半生,他投身于佛经翻译,为世人留下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万空歌》说:“金也空来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人活一生,求的是快乐自在,而不是被虚幻的名利捆绑。山有山的坚毅,水有水的清秀,世间何处不是美景?及时放下,游戏人间,才算得上逍遥自在。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放不下,痛苦一辈子;放得下,轻松一辈子。”执著万般痛苦,放下万般自在。做人,少点计较,多点宽容,让快乐相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