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沈理
分类丨职场方法论
沈理职谈原创作品

2025年10月28日凌晨,香港资深演员许绍雄因癌症引发多重器官衰竭安详离世,享年76岁。这位被尊称为“欢喜哥”的港剧金牌绿叶,在离他77岁生日仅剩7天时,为53年的演艺生涯划上了句号。消息传出,香港娱乐圈为之震动,无数影迷为之哀悼。
许绍雄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何为“角色无大小”,用行动践行着“做人呢,最紧要就是开心”的朴素哲学。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位老人留给职场人的,不仅是经典角色,更是一种难得的生存智慧。
一、出身显赫,却选择从基础做起许绍雄的起点,是许多人难以企及的终点。他出身自广州高第街“许地”,家族背景显赫。他的祖先是广州四大盐商之首许拜庭,太公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官至一品大员。叔公许崇智是参与创立黄埔军校的粤军总司令,而鲁迅夫人许广平则是他的姑奶奶。
按理说,这种家族背景,要么当个遗老,要么靠祖荫混日子。但许绍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从底层开始,靠自己打拼。
1972年,许绍雄从第一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加入无线电视。基于对表演的兴趣,他报考了无线训练班,而非利用家族关系轻松上位。这种选择背后,是一种深刻的自知之明——拒绝轻易可得的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回想起职场中,我见过太多年轻人一味追求高大上的职位,却忽视了自己是否真正适合。我的经验是:真正的职业智慧,不在于抓住多少资源,而在于认清自己的位置。许绍雄深知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没有凭借家族背景直奔主角,而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配角道路。这种“合身”的职业选择,让他避开了无数不必要的压力与消耗。
二、有时候甘愿当配角,可能会更显得有价值《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云:“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许绍雄的演艺生涯,正是这一智慧的完美体现。
他是TVB第一个开奔驰上班的艺人,因而得名“Benz雄”。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一特殊标志而急于求成,反而老老实实的扮演了50多年的配角。从《射雕英雄传》中的妙手书生朱聪,到《使徒行者》中的“欢喜哥”,他出演超过200部影视作品,戏份不多,却个个令人难忘。
许绍雄曾幽默地总结自己的配角哲学:“那剧集受欢迎,我有份;那剧集不受欢迎,跟我无关。我又不是主角,不用日日开工。”这背后正是“甘当绿叶”的智慧:不争一时之长短,不图一时之风光,保持自己的节奏,积累实力,等待最适合的时机。
在当今职场,多少人为了一个管理职位争得头破血流,却忘了自己最适合的其实是专业路线。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一位优秀的工程师非要挤破头当经理,结果不仅管理不善,连自己的技术优势也丢了。职场不是只有一种成功模式,认清自己的角色比盲目攀爬更重要。
许绍雄的智慧在于,他明白配角有配角的优势——减少压力,更有专注力,往往还能更持久。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位前辈的话:“职场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许绍雄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证明了这一点。

许绍雄的“甘当绿叶劳”,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积累。直到晚年,许绍雄依然活跃在影视剧一线。2025年,他主演的《绝命法官》在9月播出,10月收官,而他于10月28日离世。这种低调和积累,体现了《孙子兵法》“形人而我无形”的智慧。许绍雄让每个角色都活灵活现,自己却始终保持“无形”——观众记住的是角色,而非演员本人的光环。
反观当今职场,急功近利的心态比比皆是。年轻人一年换三次工作,每次都要问“有什么成长”;刚入行两年就焦虑35岁危机;盲目追逐热点行业,却忽视基本功的锤炼。真正的职业成长需要沉淀,需要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许绍雄直到76岁高龄仍保持创作活力,这不正是对“终身职业”的最好诠释吗?我们总是担心被年轻人替代,却忘了经验和沉淀的独特价值。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也是最终的评判者。
四、健康警钟:工作与生命的平衡点许绍雄的离世,为所有职场人敲响了警钟。直到生命最后时刻,他依然坚守在片场。2024年,76岁高龄的他连拍6部作品,日均工作超12小时;2025年8月因高血压晕倒,仅休养两周即复工。这种近乎执拗的敬业精神,不仅源于对表演的热爱,更体现着老一辈艺人的职业信仰。
但反过来看,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无疑是对健康的透支。许绍雄的经历,给所有职场人敲响了警钟。钱再多有什么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旦守不住健康,那一切为零。
在当今“996是福报”的职场文化中,我们是否也曾反思过:我们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还是为了工作而牺牲生活?我记得一位因过度加班住院的朋友对我说:“躺在病床上才明白,所有的职场成就,都不如一张健康的体检报告。”
许绍雄在社交平台上曾劝诫网友:“别生气,除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这话现在看,像遗言,也像警钟。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管理情绪,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恰恰是维持“健康本金”最有效的方式。

许绍雄用他的一生证明: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耀眼的星光,而是持久的价值。就像他演绎的那些小人物,或许不曾站在舞台中央,却以质朴的表演温暖了无数观众的夜晚。
在一个人人想当主角、个个争C位的时代,许绍雄偏偏把“绿叶”演成了主角。他从不抢戏,却总能让人记住;他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像定海神针。这才是真正的演技派:不靠流量,不靠炒作,靠的是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的扎实。
当下的职场,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总是仰望那些高层职位,羡慕那些闪亮的职业头衔,却忽视了每个岗位的独特价值。我认为,职业尊严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如何对待自己的职责。
我记得公司里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校对曾对我说:“年轻人,不要小看校对工作,一本书的质量,往往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上。”他就像职场版的“欢喜哥”,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几十年,却保证了无数书籍的质量。
许绍雄的“绿叶精神”告诉我们:即使做一片绿叶,也要让生命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那些认真对待每个小角色的演员,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都在延续着这种精神。
六、人生哲学:做人呢,最紧要就是开心
许绍雄的人生哲学,简单却深刻:“做人要开心”。他信奉一切都从快乐出发,这种乐观态度,使他在76岁高龄仍保持创作活力。
吴君如曾评价他“看尽娱乐百态,一切尽收眼底”。这种洞察和淡定,正是“以逸待劳”计策的高境界体现——在变化中把握不变,在浮躁中保持淡定。
许绍雄曾分享过自己的幸福观:“屋企有饭香,身边有人笑,夜晚睡到觉,就是惬意人生。”这种将工作和兴趣结合的态度,让他能够在半个多世纪里保持热情。
面对当今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许绍雄的生涯选择给予我们深刻启示:成功不是短期冲刺,而是长期积累;不是外在光环,而是内在满足。
想想我们当下的职场焦虑,有多少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有多少源于对名利的过度追求?许绍雄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以自己的节奏前进,或许才是职业幸福的真谛。
结语:时间的朋友,智慧的传承
许绍雄的最后一条微博是在10月10日,宣传新剧《绝命法官》。最后一条社交动态是关于时间的思考,这也成为他留给世界的最后寄语:“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许绍雄的“配角精神”,不是被动等待,而是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在浮躁中保持淡定,这或许正是他在76年人生中领悟的最高智慧。
写到此处,不禁感慨:职场人生,不过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绿叶也好,红花也罢,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保持健康的身心,在漫长岁月中持续创造价值。这,或许就是“欢喜哥”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