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看懂周天球这手行草,才发现书法的节奏感比音乐还上头!

嘿,喜欢书法的朋友,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一幅画,画得是真不错,但旁边那几行题字,更是抓人,让你盯着看了半天,甚至

嘿,喜欢书法的朋友,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看一幅画,画得是真不错,但旁边那几行题字,更是抓人,让你盯着看了半天,甚至忘了画本身。今天咱们要聊的,就是这么一个“配角抢了主角风头”的经典例子——周天球在钱贡仿文徵明《溪山雅集图》上的行草题字。

你可能对周天球这个名字不那么熟,没关系,我们今天完全不讲他的生平故事,就单纯地、纯粹地“解剖”这段书法。我敢说,只要你耐心看完,下次再看到类似的行草作品,你绝对能看出点新东西,能明白高手到底“高”在哪儿。这可不是瞎吹,而是实打实的技法堆出来的。咱们现在就开始,一层层剥开它的外衣,看看里面的筋骨血肉。

第一段:感受“行”与“草”的节奏交响

咱们常说“行草书”,听起来像一个词,但其实它是“行书”和“草书”的混合体。周天球这段题跋,就是玩转这个混合的高手。你第一眼望过去,它不像狂草那样飞沙走石完全认不出,也不像行书那样一笔一画略显板正。它处在中间一个非常舒服、非常优雅的地带。

这就好比听音乐,行书是节奏清晰的华尔兹,草书是自由奔放的爵士乐,而行草,就是一首有旋律、有节奏,偶尔还来点即兴华彩的流行金曲。周天球的字里,你能清晰地找到行书的“骨架”——字的基本形态是稳的,大部分字你都认得。但同时,他又巧妙地融入了草书的“符号”。比如,他处理笔画之间的连接,常常用细细的游丝引带,或者干脆用草书的简化写法,把好几笔浓缩成一个流畅的动作。

这种处理,最大的妙处就是带来了音乐般的节奏感。你的目光跟着他的笔尖走,会有种忽快忽慢的感觉。有的地方他写得沉着,像音乐里的重拍;有的地方笔锋一转,轻盈地带过,就像轻快的过渡。这种节奏变化,让整段文字“活”了起来,它不是印刷体那样死气沉沉地排在纸上,而是在纸上跳舞。你试着用手隔空临摹一下他的笔画走向,就能感受到那种起承转合的气韵。

第二段:拆解笔锋的“独家武功”

光有节奏还不够,支撑起这美妙节奏的,是手上那支笔的真功夫。周天球用笔,有两个特点特别值得我们琢磨。

一是 “提按”的功夫极其老到。什么叫提按?就是笔毛在纸上“轻”与“重”的交替舞蹈。笔提起来,线条就细,就飘逸;笔按下去,线条就粗,就沉稳。你看他的字,几乎没有一根线条是平均用力的“死线”。每一笔都有微妙的粗细变化,像人呼吸一样自然。这种变化,赋予了线条生命力。比如一个长撇,他可能起笔稍重,然后迅速提起,轻盈送出,到末端又稍稍一顿,含蓄收回。这一笔里就有了起、行、收的三个动作,味道就足了。

二是 转折处见真章。行草书写到拐弯的地方,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控笔能力。外行可能一拐就过去,但内行会看他是“怎么拐”的。周天球在处理转折时,大量使用了“圆转”兼“方折”的技巧。简单说,就是有些转弯他用的圆润的弧线,显得流畅温和;有些则是在转弯时稍微顿笔,做出一个干净利落的方角,显得骨力挺拔。这种方与圆的交替使用,让字在流畅之余,一点也不油滑,反而充满了内在的骨力与韧劲。你可以想象一下太极拳,动作行云流水,但每一个定式都稳如磐石,核心力量十足。周天球的笔,就有这个劲儿。

第三段:品味字里行间的“团队协作”

单个字写得再好,如果排在一起乱七八糟,那也算不上好作品。书法的布局,术语叫“章法”,咱们可以通俗地理解成“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团队协作”。周天球这段题跋的章法,堪称教科书级别。

它整体看上去是纵成行、横无列的。意思是,竖着看,每一行是直的,很整齐;但横着看,字的大小、高低是错落有致的。这就打破了呆板的“算盘子”布局,有了参差之美。更妙的是他处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有的字写得大些、舒展开来,像个团队里的高个子;有的字写得小些、收敛些,像个矮个子。它们相互依靠,穿插避让,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最精彩的是他处理上下字之间的“呼应”。上一个字的末笔,常常会意犹未尽地指向下一个字的起笔,或者通过微妙的倾斜角度,形成一种“势”的引导。你的视线会被这种无形的“势”牵着走,很自然地就从上一个字过渡到下一个字,一行字看下来气脉贯通,这叫“行气”。整篇字因此仿佛是一口气写下来的,中间没有“断气”的感觉。这种布局能力,不是事先拿尺子量好的,而是高手在书写时基于娴熟技法的一种自然流露,是一种下意识的“构图感”。

第四段: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真东西?

分析了这么多,最后落到一个实在的问题上:我们普通人,看完了周天球,自己能学到点啥?是不是非得去临摹他的每一个字呢?倒也不一定。

首先,学会看“节奏”。以后欣赏行草书,别光认字,试着去感受它整体的韵律。像听歌一样,找找哪里是高潮,哪里是铺垫。这会极大提升你的审美乐趣。

其次,练习“提按”。这是最核心的笔法技巧。自己在临帖或者创作时,时刻提醒自己:线条要有生命,就要有粗细变化。别用死力气把笔按在纸上平拖,要学会“跳舞”。可以专门做一些线条的提按练习,比如写“之”字路的连续转折,感受笔锋在行进中的起伏。

最后,建立“字组”概念。别一个字一个字孤立地去写,试着两三个字为一组去考虑。想想它们的大小、疏密、正侧该怎么搭配才好看。就像安排一个小组的成员站位,要有主有次,有前有后。周天球的字就是一个极好的观察样本,看看他是如何让一个个独立的字,变成一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军队”的。

好了,关于周天球这段行草题跋,咱们就先聊到这里。书法这东西,看明白了门道,其乐无穷。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你下次拿起毛笔,或者欣赏作品时,多一份心眼,多一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