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多如牛毛,但有四位最让人惋惜 —— 打仗时是叱咤风云的战神,运筹帷幄、所向披靡,可一碰到朝堂政治,就跟没带脑

中国古代名将多如牛毛,但有四位最让人惋惜 —— 打仗时是叱咤风云的战神,运筹帷幄、所向披靡,可一碰到朝堂政治,就跟没带脑子似的,硬生生把自己作死,没一个能善终。你说这事儿怪不怪?明明能靠军功安享晚年,偏偏在政治场上栽了大跟头,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四位 “偏科严重” 的名将。
第一位必须是 “兵仙” 韩信,论打仗,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刘邦问他能带多少兵,他张口就来 “多多益善”,这话听着狂,但人家有狂的资本。刘邦就给了他 3 万新兵,他硬是靠着 “背水一战”“暗度陈仓” 的神操作,一路拿下燕、赵、代、齐,硬生生打出几十万大军,连项羽麾下第一猛将龙且的 20 万大军都被他轻松拿捏。毫不夸张地说,刘邦的大汉江山,八成是韩信打下来的。可论政治头脑,韩信简直是 “小学生水平”。

刘邦早就对他心存忌惮,趁着他睡觉偷偷调走他的兵权,这信号还不够明显吗?换个人早就夹起尾巴做人了,可韩信倒好,在刘邦被项羽打得焦头烂额时,派人去要 “代理齐王” 的封号,这不就是明晃晃地要挟吗?刘邦表面答应,心里早就把他恨得牙痒痒。后来天下平定,刘邦先把他贬为淮阴侯,最后吕后一出手,他就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你说他傻不傻?要么干脆谋反,要么低调隐退,偏偏选择最危险的 “功高震主还不收敛”,纯属自寻死路。

第二位是 “精忠报国” 的岳飞,他的冤屈至今让人扼腕。南宋半壁江山摇摇欲坠,是岳飞带着岳家军四次北伐,收复失地,把不可一世的金兀术打得抱头鼠窜,“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可不是吹出来的。可就是这么一位战神,政治上却迟钝得离谱。他手握南宋一半兵力,还天天喊着 “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这让宋高宗赵构怎么想?迎回宋徽宗和宋钦宗,他这个皇帝往哪摆?更要命的是,岳飞还上书请求赵构立太子,这可是皇家大忌,你一个武将掺和储君之事,不是明摆着让皇帝猜忌吗?而且岳飞洁身自好,不贪财、不好色、不恋权,看似是美德,可在皇帝眼里,这样的武将最可怕 —— 你啥都不图,难道是想图我的江山?王翦出征时还知道向秦始皇索要田地财物自污,岳飞要是学着点,也不至于让秦桧用 “莫须有” 的罪名就给害了。

第三位是大秦 “杀神” 白起,论杀人数量,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伊阙之战,他以十万兵力全歼韩魏联军 24 万;伐楚之战,他一路打到楚国都城,逼得楚王仓皇逃窜;长平之战,他坑杀 40 万赵军,直接把赵国打废,“杀神” 之名传遍诸侯。可就是这么一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政治上却一根筋。他靠着丞相魏冉的举荐才得以重用,可魏冉失势后,他不仅不跟新丞相范雎搞好关系,反而处处对着干。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想休养生息,白起却非要一鼓作气灭赵,被拒绝后就闹脾气,屡次称病拒绝出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白起仗着自己功劳大,就敢公然违抗君命,秦昭襄王能容他吗?最后一道赐死诏书送到面前,白起只能拔剑自刎,临死前还在想自己到底错在哪,你说他冤吗?一点不冤,纯属政治低能儿。

第四位是灭蜀功臣邓艾,他算是文武全才,治理地方时能让百姓丰衣足食,积攒的粮食够军队吃好几年;打仗时更是敢想敢干,率领将士从阴平小道偷渡,裹着毛毯从悬崖滚下去,硬生生突袭成都,逼得刘禅不战而降。可就是这么一位立了不世之功的名将,却把 “不会做人” 发挥到了极致。他在朝堂上就得罪了一圈人,伐蜀时又抢了主将钟会的头功,还擅自以天子的名义给蜀汉君臣封官,这不是明摆着给人抓把柄吗?更过分的是,他逼迫将士冒险偷渡,不少人为此丧命,还修京观炫耀,把麾下将士也得罪光了。结果钟会一诬陷他谋反,将士们纷纷作证,邓艾稀里糊涂就被砍了头。你说他情商得多低,才能把上下左右全得罪遍,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这四位名将,个个都是军事上的天才,靠着赫赫战功名留青史,可偏偏在政治场上栽了大跟头。他们要么不懂收敛锋芒,要么不会揣摩上意,要么得罪同僚下属,最后都没能善终。历史就是这么讽刺,打仗靠的是谋略和勇气,可在朝堂上,光有这些还不够,还得懂人心、知进退。可惜这四位名将直到死,都没明白这个道理,只能成为历史上让人惋惜的 “偏科战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