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锐评|“票根经济”还可以怎么玩

一张戏票能做什么?据报道,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开幕以来,北京人艺不断拓展“票根经济”生态,“购票满减”“商圈优惠”“集章换礼”等一系列新潮互动玩法,让走进剧院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一环。

作为一种消费新模式,“票根经济”近来相当火爆。从体育赛事到电影市场,再到旅游景区,“一票多玩”的模式不仅延长了消费链条,更创造出“1+1>2”的聚合效应,形成了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就拿北京人艺的“票根+”来说,一张小戏票,逛书店能打折,齐集票根还能兑换爆款文创凤冠冰箱贴以及环球影城门票。实惠有料、新潮有趣的互动玩法,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参与。据统计,邀请展期间,诸多演出场次爆满,百货大楼、东安市场等参与活动商户收单额环比提升近三成。

实践充分说明,对于票根的二次开发,有助于推动看戏热情拓展到其他领域,撬动一场以文化为名的消费嘉年华。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近些年,随着“演艺之都”建设提速,剧场建设也驶入快车道,市民家门口唱响的好戏越来越多。这既满足了广大市民游客的精神需求,也为“演艺+”激活消费提供深厚土壤。在此过程中,许多剧场积极转型、试水尝鲜。比如,在“会馆有戏”活动中,一些老会馆与戴月轩、一得阁等品牌建立合作,观众听完戏便可去老字号赏墨宝,在合作餐厅享美食。当一张张戏剧票走出剧场,融入生活,也成就了一场有温度的文化奔赴。

经济规律证明,随着“后工业时代”到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文化的牵引性愈发凸显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变量”。在消费领域,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将出现爆发性增长。今天的北京,正迎来文化需求充分释放的黄金期。高品质的文化供给,不仅滋养着生活于斯的每个人,也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国潮风”“文博热”“文创潮”“考古热”“非遗热”均是新亮点。当然,“票根经济”如何避免同质化难题,关乎这一多元新业态能走多远。当各家各户纷纷效仿凭票优惠模式时,跳出简单的打折比拼、真正做出特色和深度,考验着智慧。

“有回馈的互动感,与剧院多了一份情感上的联结。”谈及参与集票根活动的感受,有观众如是感慨。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票根+”既是激活消费的手段,也是润物细无声的营销,也将构成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图源: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