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高三的时候我们班有个男生暗恋我但他并没有向我表白,后来我们都考上了 985,八年

高三的时候我们班有个男生暗恋我但他并没有向我表白,后来我们都考上了 985,八年没见过面。再次听到他的消息,是在同学群里。那天我正对着电脑改报表,屏幕右下角的微信图标突然疯狂跳动,点进去才发现是沉寂了好几年的高三班级群。老班长突然冒出来发了条长消息,说下个月要办十年同学会,还特意 @了个新头像,说 “给大家介绍下,这是陈阳,刚从国外调回北京,现在在某车企做研发总监,当年的学霸现在更牛了”。看到 “陈阳” 这两个字,我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没拿稳。 高三那年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数字掉得比粉笔灰还快。 我和陈阳的座位隔着三排走廊,他总在数学课偷偷转笔,全科第一的名字总焊在红榜首位,却没递过一张纸条。 直到毕业聚餐他往我保温桶塞了袋没拆封的茶叶,说“熬夜复习喝这个”,茶叶袋上的茉莉花图案被他手指捏出了褶皱。 后来红榜拆了,我们各自抱着985录取通知书走向不同的火车站,行李箱滚轮在月台上滚出平行线。 那袋茶叶我喝到大三,始终没弄清是同学情谊还是藏了话的伏笔。 八年间同学群像个落灰的旧相册,偶尔有人发结婚请柬才会冒出几个潜水员。 上周四下午三点十七分,我对着Excel表格里的小数点较劲时,微信图标突然在屏幕右下角跳成了迪斯科。 老班长突然甩进来一条长消息,十年同学会定在下个月,末尾@了个穿西装的陌生头像。 “给大家介绍下,这是陈阳”——我盯着那两个字,键盘上的手指悬成了雕塑,半凉的美式在马克杯里晃出细小的涟漪。 其实这些年同学聚会我都找借口推了,总觉得成年人的寒暄会把少年时的影子磨得越来越淡。 直到看见“陈阳”两个字,才发现有些影子早就在心脏背面生了根。 现在办公桌上的报表还摊着,鼠标箭头停在同学会报名链接上。 或许十年时间不是用来忘记的,是让有些没说出口的话,长出合适的土壤。 下次再见到他,我该先问“茶叶喝完了吗”,还是“这些年好吗”? 窗外的阳光斜斜切进来,落在键盘上“删除”和“回车”两个键中间。 就像当年他转笔的指尖,悬在草稿纸上方三毫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