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两家智库意外地发布了报告。提议在台海局势紧张时,可以作为应急选项“冻结中方海

美国两家智库意外地发布了报告。提议在台海局势紧张时,可以作为应急选项“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报告的背后,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台海问题的对抗能力,还可能进一步撼动全球金融稳定。   最近美国那边炸出个大新闻,两家在华盛顿说话很有分量的智库,突然抛出一份报告,里面提了个石破天惊的建议——要是台海局势闹得紧张,美国可以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当成应急选项来用。   这消息一出来,不光中美两国的政界、商界炸了锅,连全球金融圈都坐不住了,不少分析师连夜加班拆解这个提议的影响。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个智库的建议吗,至于这么大动静?   这话可就说浅了,要知道这两家智库可不是随便摆摆样子的,他们的话在美国政府里分量重得很,说出来的建议往往能变成实际政策,这也是这个提议能掀起这么大风浪的核心原因之一。   先说说这两家智库的来头,其中一家是大西洋理事会,另一家是最近在美国政坛炙手可热的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这俩都不是省油的灯。在美国政治圈里,智库被叫做“第五种权力”,地位仅次于行政、立法、司法和媒体,尤其是保守派智库这两年更是风光无限。   就说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特朗普政府里好几位内阁大臣都是从这儿出去的,农业部长、教育部长、司法部长,连FBI局长都有这儿的工作经历,近百位白宫幕僚和部门副职官员都带着它的背景。   另一家大西洋理事会虽然是传统智库,但之前搞过不少对俄制裁的模拟推演,美国政府后来不少制裁措施都参考了它的报告。更关键的是,像传统基金会这样的保守派智库搞的“2025计划”,922页的政策蓝图里313个目标,半年就落地了98个,连扩大总统权力、改革教育部这种大事都能办成,你说这样的智库出的报告,谁敢不当回事?     而且这份报告里的内容可不是空口白话,连冻结多少、冻哪些都列得清清楚楚,一看就是做过扎实功课的。报告里说,要是真要动手,西方能冻结的中方海外资产大概有3.4万亿美元,这个数可不是编的,是对照中国外汇储备和海外投资数据算出来的。   2025年7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是3.292万亿美元,这里面1.1万亿美元是美国国债,还有2170亿美元的资产支持证券、2730亿美元的股票资产,这些都在他们的冻结名单上。   除了政府持有的资产,中国企业在美国的1450亿美元直接投资、在欧洲的830亿美元投资也没放过,基本上把中方在海外能流动的主要资产都圈进去了。   他们还说这操作有先例,2022年制裁俄罗斯就是这么干的,通过七国集团协调,银行系统直接锁账户就行,跟按按钮似的简单。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中国不是俄罗斯,经济体量差着好几个量级,俄罗斯GDP连中国十分之一都不到,冻结中国资产哪儿能跟制裁俄罗斯一样轻松?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个提议不光是针对中国,简直是在撬动全球金融的地基。现在全球经济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中国手里的1.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占了美国可流通国债的不小份额,真要是冻结了,首先崩的可能是美国自己的国债市场。   2025年4月中国只是减持了573亿美元美债,就让美国10年期国债利息破了5%,30年期利息涨了近60个基点,创了1981年以来的最大涨幅,美国财政部拍卖短期国债的时候都没人敢接盘。   要是真到了冻结那一步,中国要是干脆把手里剩下的7500多亿美元美债全抛了,美国国债市场不得直接崩盘?到时候美国政府借债成本飙升,联邦政府每年的利息支出本来就占预算的15%了,再涨下去怕是连利息都还不起。   而且中国手里也不是没牌可打,真要是被冻结资产,反制手段一出手,西方损失可能更大。根据统计,西方在华资产比中方海外资产多得多,足足有5.8万亿美元,这里面包括1.9万亿美元的直接投资、1.2万亿美元的股票债券,还有2.7万亿美元的债权资产。   这些资产可不是数字,而是近八成世界500强企业在华的工厂、土地、技术专利和市场份额,涉及制造业、能源、科技这些关键产业链。   中国现行法律里就有对等反制的机制,不用额外立法就能冻结这些资产。想想看,要是苹果、特斯拉在华的工厂被冻结,微软、高通的在华专利不能用了,这些西方企业得损失多少?   美国的养老基金里好多都投了在华企业股票,一旦冻结,普通美国老百姓的养老金都得缩水。   最关键的是,这种互相冻结会彻底摧毁全球资本的信心。资本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要是今天美国能以台海局势为由冻结中国资产,明天别的国家是不是也能找个理由冻结其他国家的资产?   到时候各国都会忙着把海外资产往回搬,全球资本流动就会陷入混乱,本来就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怕是要直接掉进衰退的深渊。欧洲那边更头疼,他们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比美国还深,中国是德国汽车、法国航空的最大海外市场,要是因为冻结资产引发贸易战,欧洲制造业本来就不景气,这下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