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我发现我妈她们那个“朋友圈”,有一套自己的江湖规矩。 你来我这儿留一句“佳作拜读

我发现我妈她们那个“朋友圈”,有一套自己的江湖规矩。 你来我这儿留一句“佳作拜读,感受颇深”,我必回访你的主页,三连“赞赞赞”。 你抢了我的沙发,我就得去给你“浇浇水”,然后跟上一句“感谢支持,欢迎串门”。 看似客套,甚至有点“假”。 但你往下琢磨琢磨,这事儿特别暖。 这哪是评论啊? 这分明是数字时代里的“老街坊”。 早晨起来,我端着碗豆浆路过你家门口,冲你喊一句“吃了么您呐?” 你下午择着菜,看见我,回一句“哟,忙着呢?” 我们聊的都不是什么大事,说的甚至都是些正确的废话。 但这个“招呼”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事。 它背后翻译过来,其实就一句话: “我看见你了,我还在这儿,咱们彼此还陪着。” 年轻人的社交是“秒回”,是“置顶”,是各种花里胡哨的缩写。 而他们的社交,就是这种最笨拙,也最真诚的“礼尚往来”。 在这个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还有一群人,用这种近乎原始的方式,在互联网的角落里,互相取暖。 说真的,有点可爱,还有点让人羡慕。 这不比那些点完赞就划走,连内容都没看一眼的“幽灵好友”,强一万倍么?